第四次月考滚动检测卷-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初二物理高频考点章节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是你****松呀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四次月考滚动检测卷-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初二物理高频考点章节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第四次月考滚动检测卷-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初二物理高频考点章节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初二物理高频考点章节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100分)一、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体重为500N的小明双脚站立在水平冰面上时发现冰面有破裂的危险!他及时卧在冰面上匍匐前进,避免了意外的发生.已知两只脚与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400cm2,则小明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为Pa,平卧时能避免意外发生的原因是.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的存在;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已知某物质的密度为千克/,它的含义是每立方米该物质的为千克。3、2018年12月8日,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顺利下水,这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大吨位深海载人潜水器专业母船。如图,船长90.2米、型宽16.8米,设计吃水5.8米、型深8.3米,设计续航力超过12000海里,满载时排水量10000吨,可在全球无限航区执行下潜作业。则该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N,卸去船上的货物后船受到的浮力将(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4、生物课本上对血压做了如下定义:“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健康成年人收缩压正常值的变动范围为12kPa~18.7kPa…”这里“血压”的“压”是指的(选填“压强”或“压力”)。5、把一铁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烧杯中,从杯中溢出8g酒精,此铁块的质量是g,如果把它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从杯中溢出水g(酒精的密度为0.8g/cm3,铁的密度为7.9g/cm3).二、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一辆卡车要将货物从甲地运至乙地,已知:甲、乙两地相距,卡车在路上需限速以内;卡车自重,载重,卡车6个轮子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1200cm2;求:(1)卡车将货物从甲地运至乙地最快需要多少小时?(2)卡车载重时,它对路面的压强多大?2、如图所示,将密度为3×103kg/m3、高度为10cm、底面积为20cm2的圆柱体M放入底面积为50cm2的容器中,并向容器内加水。问:(1)当水加到4cm深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继续加水,将圆柱体刚好淹没,此时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多少?3、璃杯里有一定质量的酒精,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酒精的深度为10cm,酒精重2.4N,已知玻璃杯重0.6N,杯底面积为20cm2,求:(1)杯底所受的压力;(2)桌面受到的压强为多大?三、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黄同学选用了两块材质相同、厚度不同的海绵A、B,以及若干完全相同的砖块进行实验.实验中,他将砖块分别叠放在A、B海绵的表面,并保持海绵与砖接触面的形状和大小始终一致,实验过程如图(a)、(b)、(c)、(d)、(e)、(f)所示,观察到海绵的形变程度为△L1、△L2、△L3和△L4,且△L2>△L4>△L1>△L3.请根据实验条件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分析比较图(b)和(c)[或(f)和(g)]中海绵形变程度以及相关条件可得初步结论:(2)分析比较图(b)和(f)[或(c)和(g)]中海绵形变程度以及相关条件可得初步结论:.2、实验桌上备有如下器材:如图所示的金属圆柱体A(其侧面带有间距均匀的刻线),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足量的盐水、水和酒精(已知:r盐水>r水>r酒精)。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3、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系好细线的均匀柱状实心铝棒(高度约为6cm)和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小明学习了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后,又提出了新的猜想,为此他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①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下悬挂铝棒,如图甲所示,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0;②将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的铝棒部分浸在水中,铝棒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1为2cm,如图乙所示,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③将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的铝棒下移,铝棒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2为4cm,如图丙所示,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小明发现F1大于F2,通过学到的知识,他判断出两次实验中铝棒受到的浮力大小不等,于是得出结论“物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