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闻界ISSN1007-24382014年第02期广播电影与电视大众传播游戏理论视角下的弹幕视频研究谢梅何炬冯宇乐摘要大众传播游戏理论认为,存在一部分不具备信息传播特质的传播,传播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即给人带来快乐。这一类型的传播特质充分体现在了弹幕视频上,作为一种网络视频播放方式,弹幕的功能并不在于高效地传递信息,而是通过一种“即时反馈”的传播形式,为用户构成共享的观看经验。本文通过焦点小组法,发现用户对弹幕的使用呈现出一种高度的自主性,而用户的弹幕使用行为也预示着新的网络互动形式的产生。关键词弹幕视频;大众传播游戏理论;主观玩乐;趋同选择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谢梅,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四川成都611731;何炬,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1731;冯宇乐,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1731一、引言大众传播游戏理论认为:存在一种不具备信息传播特质的传播,其本身就只有一种目的,即给人带来快乐。由于该理论侧重于对传播形式的探讨,被施拉姆以“过分夸大传播的游戏性、媒介的玩具化”而加以抵制。并且,自从史蒂芬森提出大众传播游戏以来,一直没有一个恰当的媒介能完整展现出此理论,所以学界对于史蒂芬森的大众传播游戏理论的研究也存在较多质疑。然而在当今的网络空间中,我们发现的确存在一种类似史蒂芬森所描述的更偏重于传播形式的媒介,其核心功能就是以高度即时性的信息形式呈现,为受众带来主观上的愉悦,这就是弹幕视频。弹幕视频和普通的视频不同的是,每一位观看者发表的评论,都能即时得在观看此视频时,以滑动而过的字幕显示出来,从而增加了不同观看者之间的互动性。虽然就目前来看,弹幕视频这种特殊的视频互动形式主要集中于游戏和动漫视频领域,并没有成为网络视频播放模式的主流,但是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型网络视频运营商逐步开始探索这种新的视频播放模式,如2012年9月土豆网启用弹幕视频接入门户“豆泡”,2013年乐视网确认与国内两大弹幕网站Bilibili和Acfun进行合作,爱奇艺网的部分节目也引入了弹幕功能。反观37广播电影与电视弹幕本身,不禁让人对其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感(三)自我指涉到诧异。因为当大量的弹幕充斥于屏幕时,几乎自我指涉的形成,就其根源来看是对事物的完全遮盖了视频播放的内容,这极大地影响了受一种“重新安排”,并以自己期望的方式表达出来。众获取视频所传达的信息内容。然而在这一种妨弗洛伊德认为这种“重新安排”类似于诗人创作碍视频观看体验的“另类”传播模式中,用户的观诗歌和儿童玩游戏,他们都将现实生活中的苦难看目的似乎从获取信息演变成了通过发表弹幕与元素,用幽默、戏谑的方式进行了“重新安排”,从其他人创建一个共享的观看经验,正如在观看视而进入到了一种玩乐的世界中[4]。“重新安排”不频的同时与成千上万个“知己”愉快地闲聊一样。仅表现在内容上,也表现在形式上,在史蒂芬森的一项对于报纸阅读的研究中,他发现虽然报纸二、大众传播游戏理论辨析为人们制定了阅读顺序和重点,但是实际的情况(一)作为玩乐的传播是人们的确会按照报纸的版序进行一次初次的浏史蒂芬森认为作为玩乐的传播即是“允许览,但这之后人们便会跳过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人们沉浸于主动地游戏之中”[1]。这就规定了它直接跳到自己想要阅读的内容,这种毫无目的性必须是一项高度主观性的活动。虽然在现实生的浏览和全身心投入到自己需要的内容中的阅读活中,大多数的传播活动的主要功能即是传播信模式恰好就是一种“纯粹的玩乐态度”。息,但是有一部分传播却没有信息传播的特征,本研究借助大众传播游戏理论的三个研究传播活动本身就是目的。这种目的表现为,传视角,分化出以下四个研究问题来分析弹幕这种播活动能够给人带来快乐,能够让人忘我投入其新兴的视频播放形式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探中,正如人们反复阅读某一信息一样,在阅读的究弹幕视频本身的存在意义,进而证明大众传播过程中并没有带来更多新的信息,但是这种重复游戏理论存在的合理性。的阅读恰好让人感到自己把握到了某种形式的RQ1:用户为什么要观看弹幕视频?力量,并且可以毫不费力地在按照自己喜欢的方RQ2:是什么原因促使用户产生了发布弹幕式来解读它,这时人们的阅读心理更趋近于玩的行为?乐。因此Kay提出重复地阅读实际上是一种情绪RQ3:用户观看弹幕视频时呈现出何种需求的排解,人们借助于这种无法获取新的意义的方偏向?式来缓解日常生活中的紧张和压抑。[2]RQ4:用户如何整合弹幕视频资源以满足主(二)趋同选择观需求?史蒂芬森认为大多数的玩乐来自于社会控制,它们受到内部信仰系统的支持,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