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小学小学教师备课具体要求.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XX小学小学教师备课具体要求.doc

XX小学小学教师备课具体要求.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XX小学教师备课具体要求(试行)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教学行为,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各个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根据中小学常规管理有关要求,特制定《XX小学教师备课具体要求(试行)》。一、基本原则1、有效性原则。切合学生实际,详略有度,实用有效。2、系统性原则。切实备好本课时、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做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3、整合性原则。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力争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4、先进性原则。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有效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新知。二、总体要求1、注重有效备课。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深入钻研教材,着重把握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学生实际出发,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过程。2、强化适时备课。各学科备课必须提前4—6课时,杜绝过度超前备课和滞后“备课”,严禁无教案上课。3、集体备课必须立足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集体备课时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要充分进行讨论,对个性化的教法等问题要多作交流。通过集体备课,还要做到五个基本统一:学习目标基本统一,教学进度基本统一,教学重点基本统一,主要练习基本统一,重要活动基本统一。4、教案备写实行分层要求。教龄不满5年的教师要手写规范详案,其中,语、数学科教师同时兼任其他学科的,语、数学科必须重点备课,兼任的其他学科可以备简案;英语课教师跨年级教学,可重点备一个教学年级,具体安排由科组长协调;专职教师(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等),需要备2-4本教材的,可以实行2+x形式,2本教材备详案,x本教材备简案。教龄满5年以上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手写或电子备课,要求做到详略得当。三、备课构成按教学内容范围与教学时间跨度,备课要有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1、学期备课。学期备课应包括本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总体目标、学期教学重难点、教学改革的设想、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教学进度表等。教师要在充分掌握学期备课要求的前提下写好学期计划。2、单元(章节)备课。单元备课重点要放在本单元教材分析、资源收集、教学目标、设计理念、教学重难点、单元检测和课时安排上。教师要在充分掌握单元备课要求的前提下写好单元计划。3、课时备课。应包含以下几个要素:课题,教学内容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教师要在充分掌握课时备课要求的前提下写好教案。四、教案备写要求1、教学内容要精选。教师要深入钻研知识体系,明确每学期、每单元、每课时的教学目标,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有一定密度、深度。2、学情分析要全面。教师要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态度;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操作技能;预设学生的思想障碍、理解误区;掌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知识储备。3、设计理念要先进。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的理念;体现生活化的理念;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4、课时安排要合理。要依据学科性质和内容确定课时,以课或章节整体设计,分课时备写。5、教学目标要明确。从学科目标及学段目标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6、教学重点、难点要准确。从确立的目标出发,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把握重难点。7、教学具准备要充分。根据现有条件,恰当选用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要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8、教学过程要有效。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导入设计。教师要通过适当内容或简短语言,把学生尽快有效地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2)问题设计。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条理性、启发性、层次性、探究性;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要能恰当应对课堂生成。(3)练习设计。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练习,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要面向全体学生,保底而不封顶。(4)结课设计。结课要对所学知识及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进行归纳总结,对课堂教学进行强化和拓展,把课堂结束的“句号”变成“问号”。9、板书设计要精美。突出学科特点,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络和活动主线,做到巧妙、精炼、合理、美观。10、作业设置要多样。各学科可依据本学科特点设计书面、口头、实践活动练习等特色作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