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世界平面设计史前言绪论世界平面设计史前言绪论前言“平面设计”(graphicdesign)最早使用这个术语的是人威廉·阿迪逊·德威金斯。平面设计不仅仅是装饰和美化,它主要功能是调动所有平面的因素,达到视觉传达准确的目的。“平面设计”这个术语正式成为国际设计界通用的术语,应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情,特别是在1970年以后。平面设计的中心内容:书籍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系列设计、字体设计、各种出版物的版面设计等。欧洲最早和最普遍的凹版是手刻铜版凹版。“平面设计”这个术语正式成为国际设计界通用的术语,应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情,特别是在1970年以后。在这本书上有8张图片是介绍当时的印刷业的工作情况的,包括造纸、铸造活字、排版、修版、印刷、装订等等。1501年,他首创“口袋本”,是世界上第一本采用斜体的书籍。1621年,英国的第一份报纸《科兰拖斯》发行,每天两个版面,刊载当地新闻。欧洲最早的利用排版方式设计、带有插图的书籍出现于15世纪中期的德国,采用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加上木刻插图拼合印刷出版书籍,这种方法在当时德国很流行。公元前1700年,象形文字就被希腊语言拼音的抽象符号取代。这个时期最有价值的是公元1568年出版的一本由安曼作插图的、称为《各行各业手册》的书籍。这种风格强调浪漫情调,从自然形态、东方装饰、中世纪和古典时代的装饰风格之中吸取动机,大量采用淡雅的色彩计划,也大量采用金色和象牙白色,设计上往往采用非对称的排列方法。真正开创英国自己的印刷设计和平面设计的人物是威廉·卡斯隆,他于1720年开始从事字体的设计和铸造,并设计出“卡斯隆”体系,他主要集中于对古典风格字体的再设计和改造上。他是最早运用数学和几何方法对平面设计及编排设计进行研究的大师。在欧洲是公元15世纪由德国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带动的,这也是西方现代平面设计最早的萌芽。“平面设计”(graphicdesign)最早使用这个术语的是人威廉·阿迪逊·德威金斯。真正的现代平面设计是从19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形成现代平面设计的主要因素是机械化的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把这种风格引入平面设计的人物是皮艾尔·西蒙·方涅·勒让,1737年勒让出版了著作《比例表格》,对于字体的大小尺寸和比例作出了严格的规范。现代印刷的介入,其实正式现代平面设计的开始。区分现代和传统的平面设计,基本在于机械化大批量印刷产生的这个手段上。在欧洲是公元15世纪由德国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带动的,这也是西方现代平面设计最早的萌芽。《世界平面设计史》是以现代印刷手段为基础的平面设计活动发展的历程。现代平面设计史的论述所包含的三个方面(p14-15)1、对于平面设计诸因素的论述,包括字体发展、版面编排发展、插图风格发展等等。2、印刷技术对于平面设计的影响。3、分门别类地讨论组成内容,比如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海报设计等等的发展构成。现代平面设计的传统依据:古代苏美尔人创造了书写,为文字创造开启了大门。古埃及人第一次成功地把文字、插图有条不紊的编辑、书写在草纸上,成为最早平面设计典范。中国人创造了印刷技术,发明了造纸技术、发明了陶瓷的活字技术,发明了造纸技术。朝鲜人发明了金属活字。中世纪的欧洲僧侣精心撰写和设计了金碧辉煌的手写圣经和圣诗,把插图、文字、装饰融为一体。德国古登堡发明了西方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促进了欧洲的印刷发展。以为工业革命为一个分界线,划分平面设计发展的脉络。印刷技术产生的国家——中国,是奠定平面设计基础的国度。现存世界最早的印刷品是中国唐代,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刚经》,经文是在一块完整的木板上雕刻而成的,印刷在纸本手卷上,从右到左读,其中包括了插图、文本、标题三个基本部分,已经具备了几乎平面设计的所有元素。印刷术的四个基本方法(p15-17)1、凸版(relief):凸版是最早出现的印刷方法,是负形刻制。最早的凸版印刷是中国的木刻版印刷。一般采用纸张印刷。荷尔拜因作品2、凹版(intaglio):凹版是在印刷版面表面上刻下去的制版方法。欧洲最早和最普遍的凹版是手刻铜版凹版。方法与凸版相反。凹版不但可以采用纸张印刷,也可采用丝绸、塑料薄膜等印刷。3、平版印刷(Planography):利用油水不相融原理。印刷速度快,成本低,质量好,已经成为现代印刷的主要方法之一。4、孔版印刷(stencil):利用纸张、纺织品、金属片,或者其它材料,在上面刻出镂空图形,然后用墨、油墨或者其它染料采用刮板刮压,使油墨渗透到网孔以下的承印物上。优点:可印刷在弧面上。缺点:速度慢,不精细。真正的现代平面设计是从19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形成现代平面设计的主要因素是机械化的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平面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p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