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编辑原创】.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科学活动教案【编辑原创】.docx

科学活动教案【编辑原创】.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学活动教案【实用】科学活动教案范文合集九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科学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欣赏故事表演,从中感知、理解二等分。2.在进行二等分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初步尝试运用尺子进行简单测量。活动准备:头饰(狐狸一个、狗熊两个),点心一块,纸制图形若干(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尺子,剪刀等。活动过程:1.三位教师表演故事《狡猾狐狸分蛋糕》,请幼儿观看,激发幼儿二等分的兴趣。2.幼儿运用纸制图形进行二等分。(1)教师继续引用故事情节,引领幼儿熟悉操作材料,明白操作意图。(2)幼儿自由进行操作。教师分别观察、引导。(3)在幼儿等分成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不同的,分的方法的'尝试(撕、剪、裁、弹)鼓励幼儿进行多次二等分。3.在进行二等分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初步尝试运用尺子进行简单测量。4.鼓励幼儿请教观摩教师尺子的使用方法,随意选择活动室的物品进行简单测量。5.在幼儿充分尝试后,活动以狐狸认输自然结束。科学活动教案篇2活动目标:1.知道气球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2.从气流吹在脸上的感觉,感知空气的存在。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未充气的气球(与幼儿数量相等)、已充气的气球一个、水、馒头沙子、豆子活动过程:导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猜猜是什么礼物?一、探索“气球吃什么”1.出示充气的气球问:这是什么?它长得什么样子?2.出示充气的气球问:这是什么?它长得什么样子?3.小朋友看一看,这两个气球有什么不一样?(一个圆鼓鼓的,像小朋友吃饱饭的肚子;一个瘪瘪的,像小朋友饿了的肚子)4.怎样能让这个瘪瘪的气球鼓起来呢?(幼儿自由回答)5.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东西,小朋友想办法用这些东西让气球鼓起来。(幼儿动手操作,进行探索)6.你们的气球宝宝鼓起来了吗?你给它吃的什么?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小朋友想了好的办法,可是老师没有准备打气筒,我们试着用吹的办法来试一试)二、用吹气的办法吹气球1.请一个幼儿用吹气的办法尝试吹气球。2.你们想不想让气球鼓起来?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吹的办法。3.气球为什么会鼓起来?你在里面吹了什么东西?三、从气流吹在脸上的感觉,感知空气的存在小朋友把你的气球口对着自己的脸蛋,慢慢的把气吹到脸上,有什么感觉?四、放飞气球1.气球宝宝今天很高兴认识这么多的小朋友,它要给大家跳个舞(老师示范放气球)2.小朋友,也让你的气球宝宝来跳舞吧。活动延伸: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气球放飞后会到处乱窜?谁给了气球宝宝的'力量?活动反思:气球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也是幼儿较喜欢的玩具之一。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活泼、好动,同时对有趣的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作为教师,我们除了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满足幼儿的求知欲,还应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成新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幼儿对事物与现象的探索欲。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发现孩子们最喜欢玩的就是气球。每次放学我都看见,幼儿园门口卖气球的叔叔阿姨身边,总有许多的小朋友拉着大人给买气球;他们也会拿着气球到幼儿园,和自己的好伙伴一起吹着,玩着,很高兴。我在想:孩子们是会玩气球,知道吹气球、拍气球、让气球飞起来。可是,孩子们并没有去想:气球为什么会鼓起来?为什么会瘪瘪的?从这一点,我就设计了《气球吃什么》这一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地动手操作,进行探索,让他们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初步培养对科学的探究。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气球变鼓和瘪了的原因,并引导孩子们寻求使气球鼓起来的方法,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活动中,我用气球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开始,通过几个环节激发幼儿的主动性,给予幼儿积极愉快的情绪。活动结束后,发现也有不足之处,有些环节处理的不好。活动后半部分,孩子有些乱,不听指挥,这是我自身的组织问题。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在以后的活动中,多向资深的老教师学习经验,加强自身的组织能力。科学活动教案篇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天起,他们就用好奇、搜索的眼睛,欣赏着妈妈的笑脸、可爱的布娃娃、悠悠的蓝天和五颜六色的玩具,这些都给孩子带来了无比愉悦的心理体验。再长大些,他们就带着这架“眼睛摄像机”到公园、到动物园、到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去游览,更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眼睛引导孩子去发现美、感受美。可是,有时眼睛还会带给我们错觉,如旋转的理发店标志灯、变幻莫测的霓虹灯,吸引了一双双惊奇的眼睛,难道灯也在长个子、霓虹灯也会跑步、做游戏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