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课程改革小结.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孙中课程改革小结.doc

孙中课程改革小结.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5肥西县孙集中学课程改革小结(仅供参考)近年来,我校利用业务学习会议时间,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推广工作的意见》,加快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推进我们学校素质教育,同时根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和肥西县有关文件精神和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结合我校现有基础和学校特色,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一、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纳入课程计划,成立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等有关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学校校长任组长),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负责课程的设计、开设、实施和管理。二、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推动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出发点,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具有健壮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健康审美情趣的生活方式,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督促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转变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本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课程结构要体现出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调整课程结构,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加强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化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加快评价制度改革,发挥评价的教育和促进发展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组、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学校建立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学校具有一批业务素质高,教学观念新,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20%的教师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教科研气氛浓厚。三、主要做法1、课程改革的师资保证和培训教学改革的关键首先是改革旧的教育观念,因为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产生出来的。其次是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会导致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师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我校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先后组织教师参加新课标、新教材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国培计划、英特尔培训等各项培训,切实抓好培训工作。在课堂教育方面改变了一些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教会了学生掌握研究性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学改革,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造就一批业务能力强、教学观念新、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的教师队伍。2、教研制度贵在落实我们坚持教研组每周集体教研一次,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教师。我们进行了“师生的沟通与合作、如何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关于新课程的备课研讨课、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程的师生关系、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辅优补差”等主题的教研活动,许多老师在活动中受益匪浅。3、学会并做好反思学校教导处统一要求教师每节课要有反思,并把反思写到备课笔记上,交流教后记、教学手记、典型个案、教学问题、研讨课情况等记录到教研手册上。自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教师论文获国家、省、市、县级表彰90余次,学生各类获奖200余次,学校10余次获各类集体荣誉奖。4、制定计划检查落实教研组集中教研活动应根据主题指定教师准备书面发言材料,全体教师交流教后记,学期末把有关材料交到教务处;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写一篇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教育叙事)装订成册,并由教导处会同各教研组评定等级。5、校本课程课题引路校本研究,即密切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在校本研究中,校长、教师都是研究者,都是研究的主体。我校主张开展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深切体会到校长是“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我校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建立正确的导向机制,充分调动教导处、教研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以校为本”的工作,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出成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