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作业指导书考试试卷实用文档.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2.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隧道作业指导书考试试卷实用文档.doc

隧道作业指导书考试试卷实用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隧道作业指导书考试试卷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判断题:1、帷幕注浆施工中,若单孔出水量大于30L/min,立即停钻并及时上报()。2、石质隧道施工时,台阶法适用于双线III级围岩.()3、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各部位的开挖与支护应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4、仰拱紧跟下台阶施做,IV、V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40米。()5、V级围岩开挖循环进尺不应大于1榀钢架间距,IV级围岩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6、三台阶七步流水法开挖过程中,左、右侧台阶错开2—3米。()7、钢架锁脚锚杆锚),锁脚锚杆锚管应取下20°方向。()8、石质隧道的爆破作业,应采用I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9、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85%,中硬岩≥8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10、隧底允许最大平均超挖值为10cm,局部突出每平方米内不应大于0。1m2,侵入断面不大于5cm。()11、用于检查喷射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采用大板切割法制取,喷射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28d.()12、喷射混凝土终凝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13、喷射混凝土冬期施工时,作业区的气温和混合料进入喷射机的温度均不应低于15°C。()14、湿喷砼搅拌采取全自动计量强制式搅拌机,速凝剂在喷射机喂料时加入。()15、V级围岩初期支护中,钢筋网片采用直径6mm钢筋,网孔20*20cm。()16、钢筋网片应焊接成网,网片搭接长度为1~2个网格。()17、锚杆的注浆用砂的粒径为1。0mm,水泥与砂的比例为1:0至1:1.()18、钢架安装不得侵入二次衬砌断面,底部不得有虚碴。()19、钢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cm。表面覆盖层厚度不得小于3cm.()20、采用型钢弯制钢架时,各节长度不应大于4m.()21、初期支护钢架应工厂化制造,出厂前必须进行检验、试拼装.()22、拱架安设在隧道横向竖直平面内,其垂直倾斜度不大于3°.()23、两排钢架之间沿钢架周边每隔1.0m,用特制的φ22螺栓拉杆联接,使其成为整体,改善钢架纵向受力状态,不至于发生倾覆.()24、隧道拱墙设幅宽1m的HPDE型塑料排水板透水盲沟,并与纵向盲管相连。()25、排水盲管应与支护紧贴,两者间距不得大于5cm.()26、防水层铺设前,初期支护应无凸出部分、无空鼓、裂缝、松酥,表面应平顺.()27、防水板超前二次衬砌10~20m施工,并对安装好的防水板采取保护措施。()28、防水板铺挂,固定点间距在拱部0.8—1。0m、在边墙0.5—0。8m、在底部1—1。5m。()29、防水板铺设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30、防水板搭接缝应采用双焊缝,用自动爬行热焊机进行焊接。()31、防水板的搭接缝焊接质量检查应按充气法检查,当压力表达到0.5MPa时停止充气,保持2min,压力下降在30%以内合格。()32、焊缝若有漏焊、假焊应予补焊;若有烤焦、焊穿处以及外露的固定点,必须用同材质塑料片焊接覆盖。()33、施工缝附近1m范围内围岩表面不得有明显的渗漏水,如有则采取必要的挡堵防水板隔离和引排措施。()34、止水带对称安装。埋入和外漏各占1/2宽度,并准确埋在砼断面中心。断头搭接5cm,并用热硫化粘结.()35、环向施工缝采用在端头模板中间固定木条或金属构件等,混凝土浇筑后形成凹槽,槽的深度为止水条厚度的一半,宽度为止水条宽度。()36、纵向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5cm。()37、仰拱一次开挖长度应符合各级围岩步长要求,IV、V级围岩开挖步长不得超过3m,初衬后6m必须施做仰拱砼。()38、仰拱初支及仰拱施工前必须清除隧底虚碴、淤泥和杂物,超挖部分应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39、仰拱、仰拱填充施工前须将上循环混凝土仰拱接头凿毛处理.()40、二次衬砌结构边墙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为±10mm,拱部高程允许偏差为0~+30mm。()41、钢模台车检查中,模板错台应小于等于2mm。()42、钢筋应调直,表面的污渍、水泥浆和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43、安装钢筋时,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44、二次衬砌距离掌子面的距离:III级围岩不得大于120米,IV级围岩不得大于90米,V、VI级围岩不得大于70米.()45、混凝土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和预埋件,且振捣密实。()46、砼自模板窗口灌入,应由下向上,对称分层,倾落自由高度不超过2。0m.()47、在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施工的,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应达到5.0MPa以上。()48、根据本线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