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的理论和方法.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的理论和方法.ppt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的理论和方法.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讲授内容导言:学生评价的重要性学生评价是教育中不可忽视一种力量,可能抑制也可能促进学生学习;可能让学生单向发展也可能全面发展;可能对学生独裁管制也可能对学生提供多重主体的支持。一、传统中小学生评价的历史反思二、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生评价的理论依据(二)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人的知识是在知识范畴和感性材料结合的基础上建构的,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产生。启示:1、有效的学习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2、关注学生对自己及他人学习的反思。3、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的积极情感体验。(三)后现代主义理论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注重过程以及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启示:1、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一定的空间。2、学生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3、活动是教学发生的基础。教学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而不是选择和判断。三、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二)评价功能:强调改进与激励功能传统的评价功能主要局限在选拔的功能上,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的功能除了选拔以外,还要强调诊断、改进与激励等多方面的功能。(三)评价内容: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当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及积极的情感体验。(四)评价方法:注重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的整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方法要以量化评价为主,转化为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互结合。注重对学生平时表现的关注和考察。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实施评价日常化。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评价学生。(五)评价主体: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改变单一的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与互评,评价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加强评价成为教师、学生、管理者与家长共同参与和交互活动。四、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生评价的方法(三)情景测验(设计情景以测验学生各方面能力)(四)学习日记(尤其是心理成长过程的记录)(五)表现性评价(实作评价)(六)档案袋评价法(成长记录袋)什么是档案袋评价法?档案袋特征档案袋的优点让学生参与评价催生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与责任让教师将“档案袋评价”作为协助教学的策略让家长参与“学生评价”有利于发挥家校合力构建档案袋的注意事项小结要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