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果蔬罐藏按制造的方法分为接缝焊接罐和冲底罐。冷却的最终温度一般认为38~43℃为宜,此时罐内压力也已降至正常,罐头尚有一部分余热有利于罐头表面水分的蒸发。有块数要求的产品,应按要求装罐。此外,有的在盐液中添加适量的糖、柠檬酸及香辛料等,以改进风味。主要有:铁巴达、大红杏、大梅杏、串梅红、鸡蛋杏、玉杏等。(3)微生物因素首先是杀菌不充分引起。W3一一每罐净重(g)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罐头放入杀菌器内密闭,打开进水阀,使水面高出顶层15cm左右,同时液面与杀菌器顶部间应留有40cm的空间容纳压缩空气。即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按一定比例配制后,在1500℃高温下熔融,再缓慢冷却成型铸成的。4℃下,几分钟内就可被钝化,即通常的杀菌温度足以钝化各种酶的活性。(3)蒸汽喷射排气法在罐头密封前的瞬间,向罐内顶隙部位喷射蒸汽,由蒸汽将顶隙内的空气排除,并立即密封,顶隙内蒸汽冷凝后就产生部分真空。2〉集中腐蚀其表现是在罐头内壁上出现有限面的溶铁现象,如麻点、蚀孔、蚀斑、穿孔等。所用食盐要求纯度高,NaCl含量达到98%以上。如杀菌操作不当或杀菌温度和时间不够,以致幸存的腐败菌在条件适宜时再次活动、产气。杀菌是罐藏工艺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直接关系到罐头的保藏性及其品质的好坏。经过预处理的原料要尽快地装罐。食品罐藏就是将食品密封在容器中,经高温处理,将大部分微生物消除掉,同时在防止外界微生物再次侵入的条件下,使食品于室温中长期贮存的保藏方法。罐头食品是一种营养、方便食品。它不仅丰富市场供应,增加食品花色品种,而且保存期长,携带方便。在航海、探险、地质勘察、长途旅行及科学考察等特殊情况下显得尤其重要。我国利用陶器密封保存食品,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罐头食品的正式出现,现在公认应归功于阿培尔。18世纪末,拿破仑带兵作战,当时食品供应紧张,并不能长期保存,使军队受到很大威胁,于是他悬赏12,000法郎征求食品保藏技术,法国糖果商阿培尔从1795年开始研究,于1805年获得这个奖。被称为食品罐藏的始祖。1810年,英国彼得拉发明了马口铁罐。由于手工操作,效率很低。1849年美国亨利·伊凡斯在纽约建立罐头厂,并采用冲床制造瓶盖,使罐头工业向机械化迈进了一步。1862年巴斯德发现了灭菌与败坏的关系,证明了食品败坏是由微生物活动引起的,从而为罐头杀菌原理奠定了稳固基础。1878年,美国罐头制造商什勒佛发明了高压锅,使罐头可在高压下杀菌,这标志着罐头加工技术趋于成熟。之后,罐头工业一直稳步发展。1906年,现代罐头生产技术传到我国。解放前,罐头生产仍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生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罐头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二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生产体系。目前,我国食品罐头品种约有300余种,其中200余种销售到一百个国家和地区。菠萝、柑橘、番茄酱、青刀豆、午餐牛肉罐头等已成为出口万吨以上的大宗商品。但从罐头产量、品种规格、包装装潢、产品质量。贸易数量、劳动效率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异,需要加倍努力。罐头食品种类很多,依罐头原料分为:果品类、蔬菜类、肉类等;依加工方法分为:糖水类、糖浆类、果浆类、果汁类、什锦类、清蒸类、油渍类;依罐头容器分为:金属罐、非金属罐〈玻璃罐、软包装罐、塑料罐〉。第一节果蔬罐藏的基本原理罐头食品经过密封杀菌,防止再感染,得以长期保存。如原料加工不当,就会发生败坏,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各种微生物的侵染危害,二是各种酶类的活动引起食品变质。一、罐头食品与微生物的关系〈一〉霉菌和酵母菌霉菌和酵母菌一般都不耐热,在罐头杀菌过程中容易被杀灭。另外,霉菌属好氧性微生物,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均被抑制。因此,罐头食品很少遭到霉菌和酵母菌的败坏,除非密封有缺陷,才会引起罐头败坏。〈二〉细菌细菌是引起罐头食品败坏的主要微生物。目前,所采用的杀菌理论和杀菌计算标准都是以某些细菌的致死为依据。细菌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各不相同,如水分、营养成分等,果蔬罐头食品恰好满足细菌生长的需要,残留的氧又恰好满足了嗜氧菌的生长繁殖。细菌的生长与pH值密切相关。pH值的大小会影响细菌的耐热性,进而影响罐头的杀菌和安全性。因此,按pH的高低将罐头食品分为四类:低酸性、中酸性、酸性和高酸性实际上,在罐头工业生产中,常以pH值4.5为分界线,pH值4.5以下的为酸食品(水果罐头、番茄制品、酸泡菜、酸渍食品等),通常杀菌温度为100℃。pH值4.5以上的为低酸食品(大多数蔬菜罐头),通常杀菌温度在100℃以上,这个界限的确定是根据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在不同pH值下适应情况而定的,低于此值,生长受到抑制,不产生毒素,高于此值适宜生长并产生致命的外毒素。二、酶的败坏作用及其耐热性酶的活动常引起制品变色、变味、变浊或质地软化,故需将酶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