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oc

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选范本班主任工作学校如何应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常宁市西岭中学詹木兰根据叶敬忠《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的定义,将留守儿童确定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未满18周岁的人)。我所任教的初中处在边远外出率特高的农村—常宁西岭镇。我担任了西岭中学初一159班的班主任。通过跟学生们的相处,发现他们与其双亲中的一人,或者上辈亲人、其他亲戚,甚至父母亲的朋友、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生活。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而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深表同情。学校如何应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谈一点肤浅的认识。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监护状况我班现有学生67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31人。父母监护15人。隔代监护31人。由外公外婆一方监护7人,有爷爷奶奶一方监护24人。单亲监护18人。由母亲监护12人,由父亲监护6人。其他方式监护2人。由姐姐监护1人,由姑姑监护1人。无人监护1人。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1、隔代监护或其他方式监护的,只负责孩子的饱暖,而对于如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不重视。2、很多老人过分溺爱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差,怕苦怕累,使她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3、祖辈中文盲和文化程度低者所占的比重大,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帮助孩子的学习,无从过问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也从来不与老师联系、沟通,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4、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完全依靠自身的自觉程度。由于祖辈的文化程度低,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或是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另一方在家照顾子女,但却对子女的学习状况漠不关心,且本身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放任的管理是孩子学习成绩差或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成绩相对优秀的并不占多数,且优秀的成绩多是靠学生的自觉努力得来的。5、随便给孩子零花钱,有的祖辈甚至认为如果“亏待”了孩子会影响到子女将来对自己敬孝,因而造成很多留守儿童存在乱吃零食、打游戏等坏习惯,发展更甚者编造谎言,更多地索要零花钱;6、孩子与祖辈年龄悬殊,代沟很深,无法交流沟通,在和留守儿童的访谈中了解到留守儿童的心事大多愿意和同学、朋友一起分享,在与祖辈的沟通上存在困难。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导致的留守儿童问题1、学习较差。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而失去了学习上很好的监督。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这些学习缺少监督的孩子,其学习态度逐渐散漫,部分出现了迟到,逃课,不交作业等不良现象。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而逃学辍学。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缺乏硬性约束,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2、性格缺陷。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另外,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够,舍不得管,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3、缺乏亲情。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研究表明,亲子抚养比隔代抚养和寄养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同时,根据调查和座谈的情况,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在问及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时,80%的孩子表示不希望父母在外务工,渴望和他们生活在一起。4,心理障碍。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更需要正确的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种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形成了畸形心理,进行矫正教育则比其形成过程更艰难。5、行为偏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调查中发现,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