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课时解决问题.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课时解决问题.pdf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课时解决问题.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例10和练习九。【教学目标】1.把握依照实际情形用“去尾法”取近似值。2.培养学生从问题动身去查找所需条件的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勤于摸索,积极探究的学习精神。【重点难点】1.把握用“去尾法”取近似值。2.灵活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复习导入】1.口算。4×0.1=6.4÷0.04=42×0.07=0.063÷0.15=39.39÷0.13=0.2÷0.004=7.2÷0.06=0.18÷0.09=0.9÷0.45=15.5÷0.05=2.导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进一法”取近似值。这节课我们连续来学习“去尾法”取近似值。【新课讲授】1.教学例10(2)。出示例10(2)情境图。读题、明白得题意,分析解题思路。独立列式解答。教师板书:25÷1.5=16.666…(个)组织讨论:(1)包装礼盒的个数应该是什么数?(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应该是多少个?(3)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什么缘故?(4)应该用什么方法取商的近似数?学生交流、汇报。小结:包装礼盒的个数应该是整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要包装17个礼盒,而包装16个礼盒之后余下的丝带不够包装一个礼盒之后,因此不能用“进一法”求商的近似数,要用“去尾法”求商的近似数。讲解:“去尾法”也是一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在实际运算中,依照情形有时需要把一个数某位后面的数字全部舍去,这种运算方法叫做“去尾法”。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哪些时候选择运用“去尾法”取近似值。2.典例讲析。例1做一套衣服用布2.46米,现有28.8米的布能够做多少套如此的衣服?分析:求做多少套衣服,也确实是求28.8里面有多少个2.46,列除法算式即:28.8÷2.46,商是11,余数是1.74。余下的布不够做一套衣服,因此要舍去,只能做11套衣服。解:28.8÷2.46≈11.7(套)≈11(套)答:能够做11套如此的衣服。例2教材练习九第7题。分析:求最多能够做几个生日蛋糕,也确实是求4里面有多少个0.32,列除法算式即:4÷0.32,商是12,余数是16,余下的面粉不够做一个蛋糕,因此要丢去,只能做12个生日蛋糕。【课堂作业】1.完成课文练习九第1~5题。2.完成课本练习九第9题。本题解答的难度比较大,解答它的问题需要两步运算,最后的解答结果需用“去尾法”取近似值,另外8本相册关于“孙老师还能够买几支钢笔”的问题是余外条件。因此教学中不要急于让学生解答,而是在学生读明白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解答这道题时要注意些什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后再进行解答。3.完成教材练习九第10、13题。答案:1.第1题1.2÷2÷3=0.2(公顷)第2题336÷(3.5-3.2)=1120(km/h)第3题300÷4÷3=25(棵)第4题(230-85×1.5)÷0.5=205(份)第5题902013.88.562.80-45.6=34.4(元)34.4÷2.5=13.76(支)用去尾法,还能够买13支钢笔3.第10题13.616.810.51913.616.810.519第13题由题可得正确的商应该是2.463.69÷2.46=1.5,因此这道题的除数是1.5。【课堂小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伙儿有哪些收成?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样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什么缘故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刻,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只是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要紧缘故确实是腹中无物。专门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明白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差不多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明白“是如此”,确实是讲不出“什么缘故”。全然缘故依旧无“米”下“锅”。因此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专门难写出像样的文章。因此,词汇贫乏、内容空泛、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那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存足够的“米”。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学过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