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集合(或簡稱集)是基本的數學概念,最簡單的說法,即是在最原始的集合論─樸素集合論─中的定義,集合就是「一堆東西」。集合裡的「東西」,叫作元素。若然x是集合A的元素,記作x∈A。集合是現代數學中一個重要的基本概念。集合論的基本理論直到十九世紀末才被創立,現在已經是數學教育中一個普遍存在的部分,在小學時就開始學習了。這裡對被數學家們稱為「直觀的」或「樸素的」集合論進行一個簡短而基本的介紹;更詳細的分析可見樸素集合論。對集合進行嚴格的公理推導可見公理化集合論。定義簡單來說,所謂的一個集合'就是將數個對象歸類而分成為一個或數個形態各異的大小整體。一般來講,集合是具有某種特性的事物的整體,或是一些確認對象的彙集。構成集合的事物或對象稱作元素或是成員。集合的元素可以是任何事物,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字母或數字等。符號元素則通常用a,b,c,d或x等小寫字母來表示;而集合通常用A,B,C,D或X等字母來表示。當元素a屬於集合A時,記作a∈A。假如元素a不屬於A,則記作a∉A。如果A和B兩個集合各自所包含的元素完全一樣,則二者相等,寫作A=B。集合的特性無序性:一個集合中,每個元素的地位都是相同的,元素之間是無序的。集合上可以定義序關係,定義了序關係後,元素之間就可以按照序關係排序。但就集合本身的特性而言,元素之間沒有必然的序。互異性:一個集合中,任何兩個元素都認為是不相同的,即每個元素只能出現一次。有時需要對同一元素出現多次的情形進行刻畫,可以使用多重集,其中的元素允許出現多次。確定性:給定一個集合,任給一個元素,該元素或者屬於或者不屬於該集合,二者必居其一,不允許有模稜兩可的情況出現。集合的表示子集與包含關係基本性質包含關係「⊆」是集合間的一個非嚴格偏序關係,因為它有如下性質:自反性:∀集合S,S⊆S;(任何集合都是其本身的子集)反對稱性:A⊆B且B⊆A⇔A=B;(這是證明兩集合相等的常用手段之一)傳遞性:A⊆B且B⊆C⇒A⊆C;包含關係,真包含關係定義了集合間的偏序關係。而Ø是這個偏序關係的最小元素,即:∀集合S,Ø⊆S;且若S≠Ø,則Ø⊂S,(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舉例所有男人的集合是所有人的集合的真子集。所有自然數的集合是所有整數的集合的真子集。{1,3}⊂{1,2,3,4}{1,2,3,4}⊆{1,2,3,4}B的子集A集合的運算示例{1,2}∪{紅色,白色}={1,2,紅色,白色}{1,2,綠色}∪{紅色,白色,綠色}={1,2,紅色,白色,綠色}{1,2}∪{1,2}={1,2}A和B的聯集基本性質作為集合間的二元運算,∪運算具有以下性質。交換律:A∪B=B∪A;結合律:(A∪B)∪C=A∪(B∪C);冪等律:A∪A=A;么元:∀集合A,A∪Ø=A;(是∪運算的么元)。交集一個新的集合也可以通過兩個集合"共"有的元素來構造。A和B的交集,寫作A∩B,是既屬於A的、又屬於B的所有元素組成的集合。若A∩B=Ø,則A和B稱作不相交。A和B的交集基本性質作為集合間的二元運算,∩運算具有以下性質。交換律:A∩B=B∩A;結合律:(A∩B)∩C=A∩(B∩C);冪等律:A∩A=A;空集合:∀集合A,A∩Ø=Ø;(是∩運算的空集合)。其它性質還有:A⊆B⇒A∩B=A示例{1,2}∩{紅色,白色}=Ø{1,2,綠色}∩{紅色,白色,綠色}={綠色}{1,2}∩{1,2}={1,2}差兩個集合也可以相"減"。A在B中的相對補集,寫作B−A,是屬於B的、但不屬於A的所有元素組成的集合。在特定情況下,所討論的所有集合是一個給定的全集U的子集。這樣,U−A稱作A的絕對補集,或簡稱補集(餘集),寫作A′或CUA。相對補集A-B補集可以看作兩個集合相減,有時也稱作差集。相對補集A-B定義給定集合A,B,定義運算:A-B={e|e∈A且eB}。A-B稱為B對於A的差集,相對補集或相對余集。在上下文確定了全集U時,對於U的某個子集A,一般稱U-A為A(對於U)的補集或余集,通常記為A‘基本性質A-A=Ø;右么元:∀集合A,A-Ø=A;(是-運算的右么元)。左零元:∀集合A,Ø-A=Ø;(是-運算的左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