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衰弱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要点.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老年患者衰弱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要点.pdf

《老年患者衰弱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要点.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老年患者衰弱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要点衰弱(Frailty)是指老年人生理储备下降导致机体易损性增加、抗应激能力减退的非特异性状态。衰弱老人经历外界较小刺激即可导致一系列临床负性事件的发生。衰弱涉及多系统病理、生理变化,包括神经肌肉、代谢及免疫系统等。衰弱、失能和多病共存是不同的概念,三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并伴有一定的重叠,衰弱和多病共存可预测失能、失能可作为衰弱和多病共存的危险因素、多病共存又可促使衰弱和失能进展。因衰弱评估方法的不同,各文献报道的患病率也不尽相同。但总的趋势是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且女性高于男性。医疗机构中老人衰弱患病率高于社区老人。社区老人衰弱患病率4.0%~59.1%。衰弱是人体内多个系统生理功能和储备的进行性下降,不仅可使老人面对应激时的脆性增加、发生失能、功能下降、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增加,还可导致老年人对长期照护的需求和医疗费用增加口。如能早期识别衰弱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可减少失能、降低照护机构的人住率、长期照护的需求和医疗/社会的花费,衰弱前期可被逆转至健康状态,一些衰弱状态也可被逆转至衰弱前期。但目前的证据表明,仅通过处理传统的慢性疾病并不能克服衰弱,必须用一种新的概念和方法来治疗和管理衰弱。危险因素一、遗传因素二、人口学特征和生活方式三、增龄四、躯体疾病五、营养不良和摄人营养素不足六、精神心理因素七、药物临床特征、筛查、评估和分级一、衰弱老人可有以下一种或几种临床表现1.非特异性表现:疲劳、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和反复感染。2.跌倒:3.谵妄:4.波动性失能:二、衰弱的筛查和评估方法衰弱目标人群的识别十分重要,我们推荐应对所有7O岁及以上人群或最近1年内,非刻意节食情况下出现体重下降(≥5)的人群进行衰弱的筛查和评估。本共识推荐下面常用的方法,但需指出,目前尚无针对中国老年人衰弱的评估和筛查方法。我们呼吁研究者提出适合中国人自己的衰弱评估工具。1.Fried衰弱综合征标准:2.衰弱指数(FI):3.FRAII量表:三、衰弱的分级按照不同诊断标准衰弱可分为不同等级,根据Fried衰弱表型的定义将老年人分为健康期、衰弱前期(存在1~2条)和衰弱期(满足3条或以上)。在FI上发展而来的临床衰弱量表是准确、可靠且敏感的指标,按照功能状况分为9级(见表3)。该量表可评估老年痴呆患者,易于临床应用。衰弱的干预一、运动锻炼运动锻炼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功能的最有效方法。阻抗运动与有氧耐力运动是预防及治疗衰弱状态的有效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年衰弱人群中,即使最衰弱的老年人也可以从任何可耐受的体力活动中获益。其中,安全是基石,科学和有效是核心、个体化是关键。二、营养干预1.补充能量或蛋白质:补充蛋白质特别是富含亮氨酸的必需氨基酸混合物可以增加肌容量进而改善衰弱状态。老年人日常所需要的蛋白质及氨基酸要略高于年轻人。健康成人需要蛋白质0.83g·kg-1·d-1,老年人需要0.89g·kg-1·d-1,衰弱患者合并肌少症时则需要1.20g·kg-1·d-1,应激状态时需要1.30g·kg-1·d-1。2.补充维生素D(常联合钙剂):我们推荐当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100nmol/L时可考虑给予补充,每天补充800U维生素D。以改善下肢力量和功能。三、共病和多重用药管理老年人常存在的共病是衰弱的潜在因素,如抑郁、心力衰竭、肾衰竭、认知功能受损、糖尿病、视力及听力问题等,均可促进衰弱的发生与发展。衰弱的预防和治疗应包括积极管理老年人现患共病,尤其重视处理可逆转疾病。评估衰弱老人用药合理性并及时纠正不恰当用药,建议临床根据Beers、STOPP及START标准评估衰弱老人的用药情况,减少不合理用药,对改善衰弱具有效果。四、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医疗护理模式CGA对衰弱老人非常重要并可使其得到最大获益。衰弱护理应以患者为中心,强调多学科团队合作,对衰弱老人行CGA和管理。团队应包括老年科医生、护理人员、临床药师、康复治疗师、营养师、专科医师和社会工作者。老年长期照护和老年住院患者的急性照护均应以提高功能为目标,使衰弱老人从中受益。同时医疗护理模式必须个体化,强调尊重老年人意愿、保持老年人自己的价值观。不同群体衰弱老人的干预模式侧重点相同。(1)社区老人:(2)入住护理机构和住院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