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详解《陈情表》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优美动人的好文章。作者李密在中国文学史上并没有什么地位,而以这篇文章流芳于世。李密在三国时曾做过蜀国的官,最高到尚书郎。他的文章写的很好,并具有外交才能,同时还因为孝顺老人而出名。李密为什么要上《陈情表》呢?蜀汉被司马氏灭亡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对蜀汉旧臣采取了笼络政策,因而下诏书征诏李密到京城去做官,官名叫太子洗(Xiǎn)马(太子属官,管理图书),并且催逼的很紧,但李密却不愿意去。因此他就依奉养年老多病的老祖母为由,无依无靠,而写了这份表章,陈述了自己的痛苦处境,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愿望。“表”,是古代臣下用来对皇帝陈述情况的一种奏章。由于这个表章写的辞意恳切,悲彻动人,所以晋武帝看了以后,不仅答应了他的请求,还感叹地说:“士子有名,不虚焉哉”,说李密享有孝名,的确不是空话呀!为了嘉奖李密的孝心,晋武帝还赐给他两个奴婢,并叫地方官吏经常送吃的东西给李密的祖母。后来祖母死了,李密就出任了太子洗马,还做了几年汉中太守,最后还是由于对晋朝不满,老死家中。大家应想象到李密在写这一表章时是很难落笔的,并要特别谨慎。因他是写给操纵生杀大权的皇帝的,这里随时随地都有触礁的危险。首先,李密不是一个一般人,而是个亡国战俘,他毫无政治地位,毫无人身保障。晋武帝对他也是存有戒心的,招他做官只是一种笼络政策,而所谓笼络不过是监督使用,只要他稍有不轨,就有性命之忧。其次,李密写这表章时,已不是第一次拒绝皇帝的诏命,皇帝一而再地下达诏书,叫他去做官,这是不允许抗拒的,但他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拒不从命,这不仅是个再三抗命的问题,而且会使皇帝更加怀疑他有二心。这种处境是相当危险的。因此李密这《陈情表》不仅要写的圆通,不出纰漏,而且还能解除晋武帝的疑虑,而且还要处处显得真诚可信,以使晋武帝不但不加害于他,还要使皇帝能够被打动,使他不得不答应自己的请求。这实在是太难了,但李密写成功了。李密为什么能够成功呢?这个《陈情表》为什么能够打动晋武帝并使他撤销了自己的呈命呢?这是学习这篇文章最耐人思考的地方,值得多动点脑筋,多花点气力。先把字词句篇串释一遍:这篇文章全文可分为四个段落,这四段就是书上所划分的四个自然段:第一段,“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李密自称,是下对上,对皇帝说话时的口吻。“以”,表原因,由于,因。“险”,险恶。“衅”,本义事端,现代汉语中的“挑衅”,就是挑起事端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多事”。“事”,指天灾病祸之类的、不好的事情。“险”与“衅”是并列关系,意义相近,即险恶多难。是什么险恶多难呢?指的是命运险恶多难,即常说的命运坎坷。“命运坎坷”又怎么样呢?结果就“夙遭闵凶”。“夙”,早,指小时候。“闵”,本义忧愁,指令人忧愁的事情,即后文所说的多病,无依无靠等。“凶”,凶事、丧事,即父早死等。“闵”和“凶”也是并列关系,意义相近,但“闵”轻一些,“凶”要重一些。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臣子李密有话告稟皇上,臣子因为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到了许多忧患凶丧的事情。这开头是概叙,概括了自己一生不幸的大半生,总领了第一段。下面各句都是具体来叙说命运坎坷。“夙遭闵凶”表现在那些地方?“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是说生下自己来刚刚六个月的时候。“背”,背离。“见背”,指的是离我而去。就是丢下我自己走了。即死了。这是为了迴避难听的“死”字,对亲人死去的一种婉转说法。所以称委婉语。“行”,包含着年岁在行走,年纪在增长的意思。“行年四岁”,就是当我年纪长到四岁的时候。“志”,指母亲因父死要守节,不再嫁人的志向。“舅夺母志”,是说自舅舅剥夺了母亲要守节的志向,即舅舅强迫着母亲重新嫁人。大家知道在封建社会里妇女毫无地位,丈夫死了要守节,如果公公、婆婆、丈夫都不在了,那就由娘家的哥哥、弟弟决定她的一切。而且改嫁是不能带走孩子的,因孩子属于丈夫家的后代。这当然都是害人的封建礼教。李密从小父死母嫁,无依无靠,因而就只能由年迈的祖母来抚养。“祖母刘”,祖母姓刘。“悯”,怜悯。“孤弱”,是强调自己小时候的孤苦、幼弱。“躬”,本义指身体。“躬亲”,指亲身、亲自。这几句的意思是说,母亲刚生下我六个月时,慈祥的父亲就离我而去了。到了四岁的时候,舅舅又逼着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而另嫁了人。祖母刘氏怜悯我失去父母,孤苦幼弱,就亲自来抚养我。在这里父死母嫁是“夙遭悯凶”的具体体现。“孤弱”二字则是下文所要具体陈述的中心。而“祖母刘悯臣……抚养”一句,则是第一段乃至全文立足的根基。因为没有祖母刘的躬亲抚养之恩,也就无所谓李密“愿乞终养”的申请,从而全文也就失去了这一陈述的感情核心。所以从这一小节以下,几乎每一小节都迴荡着是祖母刘把我抚养成人的这种声音。“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