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9页课题: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课型:新授课备课人:乔晓慧时间:2012.03.20教材: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一教学目标1.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理解“消元”的思想,初步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3.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过程,化未知为已知,从中获得成功的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掌握有理数、整式的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等基本概念,具备了进一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基本能力。三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基于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教科书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消元法。代入消元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解法之一,它要求从两个方程中选择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它转换成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为未知数的形式,然后代入另一个方程,求出这个未知数的值,最后将这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已变形的那个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在求出方程组的解后,可以将解代入原方程组进行检验,这样可以检查和改正方程变形和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本质思想是消元,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2.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难点:在解题过程中体会“消元”思想和“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3.课时设置:2课时,本节课为第1课时。4.课标要求:掌握代入消元法,能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四教法与学法教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引导法,讲练结合法学法:观察比较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理念这一堂课的学习目标是“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索是“教材”所提倡的。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建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问题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让学生在不自觉中走进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愉悦地接受教学活动。六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六个环节:第一环节:复习上节课内容回顾问题2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引出课题;第二环节:探索新知;第三环节:巩固新知;第四环节:练习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复习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和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类似,在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定义后,我们接下来要学习它的解法。我们回顾一下上节课问题2的方程组:大家思考一下该怎样解这个方程组呢?(学生独立思考)第二环节:探索新知引导学生观察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都有什么特点?(x、y的值要同时满足两个方程),第①个方程中的y和第②个方程中的y代表同一个数,而第②个方程给出了y与x的关系:y=4x,所以我们把y看做4x,把①中的y用4x代替,即把②代入①,从而将①式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4x-x=20000×30%。这样就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板书)解:把②代入①得:4x-x=20000×30%解得:x=2000把x=2000代入②得:y=8000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提醒学生进行检验,即把求的的解代入原方程组,必然使原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都成立,如不成立,则解错误)通过解这个方程组,大家有没有发现把②代入①后,就消去了一个未知数y,把二元转化为一元,从而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达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目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对比、思考,发现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的神奇,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接下来我们用上面的方法一起再做一道题:例1:大家能发现这个题和上面的有什么不一样吗?这个题里面的两个方程都不是直接把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来表示,那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选择一个方程,利用等式性质,通过变形,得到和上面②式一样的式子?(假设把第一个方程记为①,第二个方程记为②)解:由①得:y=7-x③把③代入②得:3x+(7-x)=17解得:x=5把x=5代入③得:y=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让学生思考这个题能不能用y表示x?)第三环节巩固新知(找学生上黑板做)1.(1)(2)2.思考总结:(1)我们给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取个什么名字好?(2)上面解方程组的思路是什么?(3)主要步骤有哪些?(4)应选择未知数有何特点的方程变形比较好呢?(思考总结让学生分组讨论,请学生代表回答,其余学生可以补充)(1)在解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们都是将其中一个方程变形,即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代入另一个未变形的方程,从而由“二元”转化为“一元”,达到消元的目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