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春秋战国时期的审美理念与艺术趣味(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审美理念与艺术趣味2021年第11期总第159期山东社会科学S}NDONGSOCIALSCIENCESNo.11GeneralNo.159?文化,文学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审美理念与艺术趣味张维青(山东艺术学院编辑部,山东济南250014)[摘要]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时期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出人们的深刻思考和价值判断.就审美理念与艺术趣味而言,儒家仍然承续着礼乐教化的传统但赋予人本新意,道家则愤世嫉俗高扬返璞归真的自然无为,墨,法尽管立场不同却各自提出简刻,峻厉的实用主张,而随着礼崩乐坏和标新立异,人们具有了更多的世俗情致."轴心时代"所产生的重要理念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给人以丰富的启迪.[关键词]春秋战国;审美理念;艺术趣味[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21]11__o112—08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时期一般会引发意识形态领域的相应变革,丽意识形态领域的探索同样会推动社会的拓进和嬗替,正足这种互动的,辩证的关系使人类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时也以创新的,多元的趋向把人的思考带向深入.就春秋战国时期的审美理念与艺术趣味而言同样如此,它们应时而生,或者继承传统并赋予新意,或者厌弃肚俗而返璞归真,或者摒弃浮华而求功务实,或者偏好时尚而满足享乐.但无论怎样都是现实社会的产物,不仅涵容着,叛逆着,切对着,适应着当时实际生活的因素,也折射了不同文化立场上对人生价值的深度追问.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称为世界历史的"轴心时代",认为公元前500年前后,在古希腊,印度和中国儿乎同时出现了一些伟大的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等,他们独立发展了不同的文化传统.经过两三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主要精神财富."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考察春秋战国时期的审美理念与艺术趣味,示丰富的文化内蕴仍会给人以有益的当代启示.东周时期,天子逐渐失去权势,在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发展中,统一的周王朝相继分裂成许多相对独立的诸侯国.盘根错节的周礼开始分结解纽,井田制在瓦解,宗法制在破坏,封建的生产关系在成长,社会又一次经历着熏大的历史的转折.如果说夏,商,周时期是"神本"社会的话,那么春112秋战国时期就是"人本"时代,"以人为本"成为当时社会从政治到经济乃至文化各个领域的重要特征之一.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之间连年征战,血与火的考验强化了人的思想和智慧.残酷的兼并战争一方面给人带来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又使人求解生存的意义.社会的大动乱也促进了各方的大交流,因而客观上加速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统一,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发展.人的思想空前解放,行为也不再墨守陈规,表现出旺盛的创造力,尤其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士阶层特别活跃,在这个动乱的舞台上大显身手,他们或周游列国择主而从,或退居乡野着书立说,或发明科学技术为世而用,或进行艺术创作展映人生,纷纷提出治国之道,务实措施或人文思考,从而在思想文化领域促成了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格局.总之,这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思想和学术高扬的黄金时代,诸子们的思想和学术探讨涉及人生各种问题,当然也包括今天所说的审美理念.而审美理念的分化与对立,也表现在符自相应的艺术趣味上.审美理念与艺术趣味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潜隐着历史的积淀与探索着未来的创造.一,礼乐教化的儒家传统发轫于春秋末年,以孔子为开山鼻祖的儒家学派,是以呼吁和践行"克己复礼"为目标而形成其学术体系的.儒家对曾经"独领风骚"的周代礼乐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理论总结,从而在人的审美理想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系统观念.其实,完全恢复西周之制的可能性早巳不复存在,但礼乐文化收稿日期:2021—10—10作者简介:张维青(1953一),男,安徽舒城人,山东艺术学院编辑部主编,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艺术文化研究.①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作为一种精神,一种传统,一种沉淀,却在儒家这里得以提炼,得以光大,并以此为媒介,成为影响整个中国文化和审美意识的重要部分.儒家所积极倡导,所希望建立的理想人生就是一种审美境界,而这种境界又是通过对固有礼乐所作的具有时代意义的阐释分不开的.儒家以修身立仁为本,所以他们对美的认识也必然与人的品性及人的道德结合在一起.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