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培养初中学生自改作文能力隆彩凤教了八年的初中语文,在初中作文教学上,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尤其是在学生自改作文能力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为了改变古老的传统,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我在读写结合试验中作过几轮的试验和研究,效果较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发挥了很大的主动性,提高了写作的责任感,克服了只完成任务,马虎了事的不良现象。如2007年毕业的初三(2)班。人数有45人,初一时老师经常钻在批改作文中,而且学生只看评分、评语。修改错别字,也要老师再三强调,看到这种情况,到了初二年级由我接手,我着手进行了学生自批自改作文的尝试。我进行了调查,情况是:全班学生都养成了写好作文稿子之后查一查,改一改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养成作文后跟他人交流,再修改,最后缮写。拿到作文本子后看老师给自己的批语,并互相交流,按照老师给自己的批语进行修改。绝大多数学生能主动借鉴有关范文,有的甚至几易其稿。第二、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普遍提高,不但促进了同学们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上举的07届初二年级学生普遍能从下面四个方面去思考,去鉴别,去发现问题,去修改文章:(1)文章与中心是否一致;(2)文章结构是否完整;主次是否分明,详略是否恰当,前后是否呼应;(3)用词造句是否恰当;(4)作文格式、书写、标点是否正确。第三、培养学生作文自改能力,可以使老师从习作堆里解放出来。作文教学中,重点指导写,作文后引导学生自改。使作文教学出现一个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主动作文的生动局面。那么,我是怎样改变“古老的传统”,引导和指导学生自改作文,培养他们自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的呢?一、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自改的兴趣。在接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也就是现在的初二(3)班时时,我发现学生的智力、水平、素质不如上届的学生,开始往往会碰到学生不肯改,不会改的问题。把作文本发下去,要求学生自改,收起来有的却是原封不动;开展作文集体互评互改活动,也冷冷清清。究其原因,表现在:一是学生依赖着教师改;二是不会改。三是害怕改……,但是,我看到,他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极强,我想如果这一特点一旦发挥出来,就能变成奋发求知的上进心。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的做法是:1.抓好坏典型进行讲评。我给学生讲许多作品都是作家反复修改得来的,如贾岛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对“绿”字的修改,并鼓励学生用一丝不苟的精神来鼓励自己,与此同时,我挑选了两篇学生的作文(这届3班和4班),一篇是黄东莹同学的《我是一棵行道树》,这是她经过反复研读课文范文《行道树》有感悟而写的。另一篇是程度较差的同学写的,题目是《记第一次旅游》,文章写得空洞,问题不少,经过我的指点,学生自己批改,此文内容得到了充实,修改了不少问题,也是一篇好作品。我在课堂上讲评他们修改前后的习作,讲他们奋发向上的事例,激发学生“他们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的信心。2.采取各种办法激发学生自改的兴趣。08(3)班是我从初一年级带上来的,同学们技能水平、素质比07届毕业的初三(2)同学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高。我在班上成立了4个自改作文小组,有组长,方法是:一、自己改,默读,修改文章内容和结构。二、分6人小组改,自己轻声读,考虑用词造句是否恰当,互相讲评,组长负责写评语。三、6人小组评改后,自己又反复有感情朗读,全面检查组里的批改是否正确。结合课文教学,我在班上开展了品评好的和差的作文的活动,在活动中,以好带差,以点带面,看谁作文进步快,评谁作文修改勤。由于上述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所以学生在愉快的写作环境中学习作文,学习改文,无论是好生或差生都感到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压力和负担。二、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和指导学生自改作文。我的作文教学是紧密结合阅读教学进行的,学生习作的指导和讲评,也常常有计划地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我的作法是:第一、在讲读中进行修改。教师把学生作文中的毛病带进讲读课,让大家来评议。在讲读朱自清的作品——《背影》一文时,我进行了一次试验,让学生仿照此文命题,写作,由背影改为某一特别的影像,把学生的水平分上、中、下三等去写,并要求学生打破旧框框,以《背影》一文为例,全文以自己的亲人感动自己的事件为例选取典型的画面来写,写完后,我又针对性地选了好、中、差几个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大家讲评。经过反复评议,大家一致认为:水平好的同学写具体了一件事,但不生动;中等的同学,写清了一件事,但不具体、生动;差点的同学既没写具体,又没写生动一件事。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精读《背影》一文中的片段——父亲过栅栏买橘。启发学生,朱自清在写到这一段是通过人物的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一问,学生就悟到了:是通过人物一系列动作表达爱子情深的,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