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三化学第三章学案?1页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第1课时)【考试要求】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间有作用力。2.了解物质性质与微粒之间的关系:微粒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学习指导】物质的微粒性与物质变化的联系。【知识要点】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2.微粒是不断运动的3.微粒之间有空隙【知识透析】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实验1:探究物质的可分性1.将高锰酸钾粉末取出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2.将研磨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分析: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3.同样是高锰酸钾溶液,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甚至无色。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同种物质的微粒的物理性质不同?当场运用:除了课本上的实验,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能够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微粒构成的?延伸实验:20毫升的稀硫酸置于一只小烧杯中,另取20mL的稀硝酸钡,慢慢将硝酸钡溶液滴入小烧杯中,不断搅拌,“乳白色固体”从无到有,并且不断增多。说明:生成物硫酸钡不溶于水,聚集到一定颗粒被人的视觉察觉到,分布在水中形成浊液,静置后小颗粒群聚而沉淀。小结: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1.物质可以再分;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3.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即:构成物质的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体现的。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实验2: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步骤:第一步: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加少量的浓氨水。现象:滴入浓氨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能变色,而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后变红。初三化学第三章学案第二步:重新配制酚酞与水的混合溶液A,在另一烧杯B中加入3~5mL的浓氨水,用大烧杯罩在一起。现象:溶液A逐渐变红原因:构成氨气的微粒扩散在大烧杯中,溶于水后形成溶液就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第三步假设:为了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用一杯纯净水来代替浓氨水来做对比实验,有无必要性?答:没有必要。因为在实验一开始,已经证明了蒸馏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小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2.不同微粒的运动情况有所不同;3.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成正比。举例:那些现象又能够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呢?讨论:如闻到花香,湿衣服晒干,氯化氢与氨气生烟实验。三、微粒之间有空隙实验3:探究微粒之间有空隙的实验阅读实验: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现象:水不容易被压缩,而空气容易被压缩说明:1.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具有间隙;2.构成水的微粒间隙很小,构成空气的微粒很大。阅读实验: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1.50mL水+50mL水2.50mL酒精+50mL酒精3.50mL水+50mL酒精结果:等于100mL等于100mL小于100mL说明:同种微粒之间的间隙相同;不同种微粒间隙不同总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具有间隙2.不同种物质的微粒间隙有所不同3.同种物质时,液体、固体微粒间隙小,而气体间隙大【典型例题】1.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这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答:在水的作用下,构成蔗糖和食盐的微粒被分散到水中。同样是微粒,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说明不同物质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2.我们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一般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我们发现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要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这是为什么?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答:温度高,构成白糖的微粒更快地扩散到水中。说明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率越大。3.用微粒的知识来解释物质三态变化的原因?答:有关物质构成的知识主要有物质是很小的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间有一定的空隙。微粒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微粒间的空隙就越大。当微粒间的空隙小到一定程度时,成为固体,大到一定程度时,成为液体,微粒间的空隙继续增大,就会成为气体。4.1.试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和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什么不同?分析答:水受热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