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社会教案【热门】大班社会教案汇编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大班社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2、通过大合唱培养幼儿的'唱歌兴趣和团结协作的能力。3、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4、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活动时间:20xx年9月28日下午3点整。活动地点:多功能厅。活动准备:1、各班自选两首歌曲同时排练好。2、演唱道具各班自选。3、布置舞台,大班组空班老师。活动过程:迎国庆爱国歌曲大合唱。1、各班老师自选歌曲教会幼儿唱革命歌曲。2、演出顺序: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3、请各班提前10分钟到现场按指定位置就坐。4、上台顺序从左上右下。5、请各班主任负责本班幼儿的安全及其教育工作。6、在台上准备20张小椅子,便于合唱队形的编排,(一般形式站成高低2排,各班可按实际情况进行变化队形,并自己解决道具问题。)大班社会教案篇2活动目标:1.认识传统节日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3.能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活动准备:1.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说。2.活动前与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3.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活动过程: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出示图:月球(请点击)讲讲月亮的.变化。2.介绍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间的一天,所以叫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师: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3.人们怎样过秋。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秋节的?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秋节的?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3)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5.互送贺卡,学说祝愿的话。6.延伸活动:鼓励回家制贺卡,并与同伴互送电子贺卡。大班社会教案篇3【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2、培养幼儿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活动准备】1、毛巾、海绵、布、吸水纸、纱布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若干。2、红、黄、蓝、绿颜色水及红墨水,大白菜叶,细管(医用采血管)若干。3、白色皱纹纸做成的纸花,塑料小碗若干。4、图片(植物靠根须吸水,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等)。【活动过程】一、设置游戏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这些材料都能吸水。1、玩一玩:引导幼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帮水搬家。教师:今天,老师请来许多水,可是它们现在住在小盘子里太不舒服了,它们想搬到宽敞的大盆子里,怎么办呢?它们想考考你们。不用倒的办法,用小盆子旁边的东西来帮水搬家。2、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帮水搬家的?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是怎么做的。小结:这些东西都能帮水搬家,它们都能吸水。3、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能吸水?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培养幼儿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那植物能不能吸水呢?)二、教师设疑,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1、“白菜能吸水吗?”请幼儿试一试,将新鲜的大白菜叶放入红色的墨水里,可看到白菜叶渐渐由下向上变红。2、“细管能吸水吗?”请幼儿试一试,用细管去吸颜色水,当细管一接触到水时,就能吸上水。3、看一看白菜发生了什么变化,鼓励幼儿找一找白菜里的“小细管”,掰开菜梆,能看到非常清楚红了的“小细管”。4、幼儿欣赏图片(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百合花等)。弯弯曲曲的'像红线似的“小细管”,了解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的毛细现象。5、讨论:毛巾、海绵、纱布,吸水纸里有“小细管”吗?小结:这些放进水里以后,能吸上水的东西里都有“小细管”,有的“小细管”很小很细不容易看见,有了这些“小细管”,毛巾、海绵等才会吸水。三、想一想,玩一玩。1、教师设疑:怎样把白色纸花变成彩色的花呢?引导幼儿想一想:能不能让纸里的小细管来帮忙吸颜色水呢?2、幼儿操作,将纸树变成彩树。【活动结束】小朋友们将彩花送给树妈妈,给树妈妈打扮。大班社会教案篇4情况分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