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阿长《山海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全面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2.学习围绕中心选择恰当的材料,详略得当地来表现人物性格、风貌的写法;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3.领会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尊敬与感激。学习重难点1.重点:把握阿长的形象,领会作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2.难点:正确理解阿长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的“敬意”。一、自主学习1.《阿长与〈山海经〉》选自,这是一部集。作者,我国现代伟大的家、家、家;原名,字,浙江人。我们在七年级时学过他的文章、、。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憎恶()惶急()惊骇()掳走()震悚()粗拙()chuāng()疤jié()问惧dàn()zhòu()骂孤shuāng()pīlì()面如土色:情有可原:合作探究1.再读课文。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2.鲁迅是怎样描写阿长的?写出了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些描写有什么特色?请在书上圈画并旁注。3.文章寄托了作者对长妈妈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始终如一的吗?画出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有什么变化,并说说为什么。三、课外作业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请学习鲁迅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一两件事把这个人刻画出来。阿长《山海经》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全面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2.学习围绕中心选择恰当的材料,详略得当地来表现人物性格、风貌的写法;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3.领会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尊敬与感激。学习重难点1.重点:把握阿长的形象,领会作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2.难点:正确理解阿长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的“敬意”。一、重点研读1.文章为何要重点写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的事?2.仔细阅读课文中阿长买《山海经》的部分,思考、讨论:①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②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表现“我”怎样的心情?③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和前文“我”听她讲长毛故事时所说的“伟大的神力”意思一样吗?④在阿长买《山海经》之前,还写了哪些事?这样写有何作用?二、深入研讨1.文章的题目是“阿长与《山海经》”,前半部分为何要写那么多的琐事?2.题目“阿长与《山海经》”中“与”表示什么关系?作者用意何在?三、拓展延伸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并不多,这就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大家想象一下她是怎样地到处打听,怎样跑书店书摊,操了多少心才买到这本书的?用一二百字记录下来。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