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Ⅳ 第1单元 中外历史上.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7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的收藏-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Ⅳ 第1单元 中外历史上.ppt

我的收藏-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Ⅳ第1单元中外历史上.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单元中外历史上的政治家、革命家2009年高考宁夏文综44题考查孙中山的思想认识;福建文综41题C考查孙中山和华盛顿。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29题考查秦始皇在西南地区采取的管理措施及其历史意义;江苏历史25题B考查对清朝康熙收复台湾的目的、收复台湾后的措施和作用的理解。2011年江苏高考24题B考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帮助考生形成对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的正确观点;天津文综14题考查秦始皇和康熙帝两个人物;福建文综41题C考查对法国大革命的核心思想、拿破仑对外战争性质及拿破仑法典的积极影响的理解。从命题角度上看,人物部分的考查注重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进行评价分析的能力,关注人物在其特定时代的影响。因此,考生复习时必须注意结合时代特征准确掌握每个人物的突出贡献和创新之处,理解英雄与时势的辩证关系,领会、感悟杰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优秀品质。同时,注意对同一时代人物的比较,深化认识。【运用提升】(2010·江苏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清]施琅《靖海纪事》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明清史料丁编》材料三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清]施琅《靖海纪事》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解析】第(1)问考查康熙收复台湾的目的,注意按题目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第(2)问考查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措施和作用。措施也要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作答,作用可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去分析。【参考答案】(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至二世三年而亡。凡十五年,时亦促矣。而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甚至专制政体之流年,秦亦于此匆匆十五年间,尽演出之,诚天下之大观也。——夏曾佑《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运用提升】材料中,作者为什么发出“天下之大观”的感慨?请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解析】结合材料和史实回答秦始皇的功绩及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即可。【参考答案】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分封等旧制;创建以皇帝制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弊端出现;秦朝虽统治短暂,但所创制度为后世历代王朝沿用。如何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政府收复台湾两者之间的关系。【辨析】郑成功父子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清朝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后,郑氏集团以明朝遗臣的身份与清朝对抗,形成割据势力。尤其是企图比照外国称臣奉贡,从清朝版图中独立出去,这是分裂国家的行径。同时郑氏集团骚扰东南沿海,既给沿海地区的经济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危害,同时也威胁清政府的统治。康熙帝拒绝郑氏集团分裂祖国、独立的要求,派兵进入台湾,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顺应了民心;设立台湾府,加强了清朝对台湾的管辖,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地区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国防。【运用提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材料二康熙三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请回答:(1)材料一中率兵收复台湾的著名人物是谁?当时处在中国哪个王朝统治时期?(2)材料二中,郑氏的议和要求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郑成功,明朝。(2)不合理。这样做将会造成台湾与大陆分离,阻碍了国家统一。【背景材料】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