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期末练习题8-12章.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5.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期末练习题8-12章.pdf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期末练习题8-12章.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八章中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一、单选题1.个体动作发展的上下原则、近远原则证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2.不同阶段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3.在认知活动中,最早出现的是感知觉,反映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的思维形式出现得比较晚,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4.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活泼好动;有的人早慧,还有的人大器晚成,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5.下列不属于内发论代表人物的是()。A弗洛伊德B霍尔C格赛尔D华生6.下列不属于外铄论代表人物的是()。A华生B孟子C荀子D洛克7.()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A遗传素质B家庭教育C学校环境D社会环境8.()主导者个体的身心发展。A遗传素质B家庭教育C学校环境D社会环境9.“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或盗贼。”这一观点属于()。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多因素论D二因素论10.“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一观点属于()。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多因素论D成熟势力说11.中学生的体重迅速增加,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和()迅速增加。A肌肉、骨骼B肌肉、脂肪C脂肪、脊髓D内脏、骨骼112.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稳定性C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13.“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或盗贼。”,提出这个观点的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A杜威B华生C斯金纳D桑代克14.对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能动论15.“南人善泳,北人善骑”主要说明了()对发展的影响。A遗传因素B环境C生理成熟D先天因素16.“玉不琢不成器”说得是()对发展的作用A遗传因素B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和教育D先天因素17.“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反映的是()。A遗传决定论B相互作用论C教育万能论D环境决定论18.“成熟势力说”的创始人是()。A柏拉图B格赛尔C华生D皮亚杰19.“白板说”是()教育家提出的。A华生B杜威C布鲁纳D洛克20.“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个别差异性B不均衡性C阶段性D顺序性2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夸大了()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学校教育22.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差异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互补性23.失明者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24.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应该做到()。2A相互衔接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教学相长25.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A遗传素质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26.“揠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27.个体身心发展的某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称为()。A机能期B关键期C差异期D平衡期28.“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肝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学记》中的这句话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A差异性B可变性C稳定性D不平衡性29.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A最近发展区B生长高峰期C心理段入侵D发展关键期30.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A循序渐进B有针对性C因材施教D抓关键期31.高一(2)班班主任老师在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来不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因为他深刻认识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B连续性C差异性D顺序性3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A幼儿阶段B青少年阶段C成年阶段D老年阶段33.教育要重视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这一要求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