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苏教版理)配套导学案:第11章 学案60.doc
上传人:含秀****66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4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苏教版理)配套导学案:第11章 学案60.doc

2014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苏教版理)配套导学案:第11章学案60.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1章计数原理、概率学案60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导学目标:理解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能正确区分“类”和“步”,并能利用两个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自主梳理1.分类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类方式,在第1类方式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式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方式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2.分步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1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3.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都是涉及完成一件事的不同方法的种数,它们的区别在于:分类计数原理与“分类”有关,各种方法相互独立,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完成这件事;分步计数原理与“分步”有关,各个步骤相互依存,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了,这件事才算完成,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看,分类计数原理的运用是将一个问题进行“分类”思考,分步计数原理是将问题进行“分步”思考.自我检测1.(2009·北京改编)用0到9这10个数字,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偶数的个数为________.2.右图小圆圈表示网络的结点,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有网线相联,连线上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网线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信息量.现从结点B向结点A传递信息,信息可以分开沿不同的路线同时传递,则单位时间内传递的最大信息量为________.3.某外商计划在4个候选城市投资3个不同的项目,且在同一个城市投资的项目不超过2个,则该外商不同的投资方案有________种.4.(2010·湖北改编)现有6名同学去听同时进行的5个课外知识讲座,每名同学可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讲座,不同选法的种数是________.5.如图,一个地区分为5个行政区域,现给地图着色,要求相邻区域不得使用同一种颜色,现有4种颜色可供选择,则不同着色方法共有________种.(以数字作答)探究点一分类计数原理的应用例1在所有的两位数中,个位数字大于十位数字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变式迁移1方程eq\f(x2,m)+eq\f(y2,n)=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其中m∈{1,2,3,4,5},n∈{1,2,3,4,5,6,7},那么这样的椭圆有多少个?探究点二分步计数原理的应用例2乒乓球队的10名队员中有3名主力队员,派5名参加比赛,3名主力队员要安排在第一、三、五位置,其余7名队员选2名安排在第二、四位置,求不同的出场安排共有多少种?变式迁移2有0、1、2、…、8这9个数字.(1)用这9个数字组成四位数,共有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2)用这9个数字组成四位密码,共有多少个不同的四位密码?探究点三两个计数原理的综合应用例3如图所示,花坛内有五个花池,有五种不同颜色的花卉可供栽种,每个花池内只能种同种颜色的花卉,相邻两池的花色不同,则最多的栽种方案有________种.变式迁移3某人有3种颜色的灯泡(每种颜色的灯泡足够多),要在如图所示的6个点A、B、C、A1、B1、C1上各安装一个灯泡,要求同一条线段两端的灯泡不同色,则不同的安装方法共有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分类讨论思想例(14分)从1到20这20个正整数中,每次取出3个,问:它们可以组成多少组不同的等差数列.多角度审题本题是一道计数原理与等差数列的综合题,能构成等差数列的三个数有很多,到底如何取这三个数才能准确的、不重、不漏的找出所有能构成等差数列的三个数是本题的难点.【答题模板】解依题意,要使这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公差d的取值可以为±1,±2,…,±9,因此分18类.[2分]当d=±1时,可以组成36组不同的等差数列;[3分]当d=±2时,可以组成32组不同的等差数列;[4分]…;当d=±9时,可以组成4组不同的等差数列.根据分类计数原理,共有36+32+28+…+8+4=180(组)不同的等差数列.[14分]【突破思维障碍】由于取出的三个数必须构成等差数列,因此,按照公差的大小来分类能使取出的三个数不重不漏,那么每一类型有多少个三位数,由于从前往后取,关键看取到最后,由各数列的特点,就能看出有几个数列,例如:当等差数列的公差为1时,能构成等差数列的三个数为123,234,345,…,181920,查个数时,看每组数的第一个数,分别为1,2,3,…,18,因此共18个等差数列;再例如当公差为2时,取到最后剩17,19,20.但前面能构成等差数列的三个数分别为135,246,357,468,…,161820,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