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名师资料合集.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名师资料合集.doc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名师资料合集.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七年级生物学教材是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根据国家“生物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从装帧方面看,就像一本精美的彩色画报。从内容方面看,它突出了科学性,加强了直观性,增强了趣味性,注重了灵活性,显示了实用性。它较好地体现了编写者的创新意识,展示了近年来教育改革方面的最新成果,充满着时代气息。结构体系的目标明确,形式生动活泼,贴近学生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内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语言贴近学生;同时,注重生物学与不同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综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有以下特点:(1)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2)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3)注重科学方法的教育;(4)重视能力培养的梯度设计;(5)注重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适当删减需要单纯记忆的知识;(6)注意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下面我就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教材的目标体系、知识体系、活动体系、图表体系、阅读体系、检测体系6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目标体系每一章的学习目标和章的小结,应该是相互呼应的;在本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都有每一节的教学目标,供参考。教学中要注意落实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都得到发展。特别是在备课、钻研教材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隐性的目标因素。学习目标的确定,要注意不同层次的要求,请参考《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后的附录“学习目标的说明”。其中,知识性的目标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水平的要求;技能性的目标分为模仿、独立操作两个水平的要求;情感性的目标分为经历(感受)、反应(认同)和领悟(内化)三个水平的要求。教学方案中应尽量用行为动词来表述学习目标。(二)知识体系本册分三个单元,分12章26节内容。建议课时为37课时。主要学习有关生物圈,细胞结构、细胞生活、植物种类及植物与生物圈关系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包括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要点:本单元分为二章。第一章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已经我们身边的生物。第二章通过较多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关系,初步认识生态系统,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认识到保护生物圈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知识要点:本单元分为四章。第一章练习使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从而归纳出细胞结构的共性以及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第二章围绕细胞是构成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讲述细胞的生活。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各结构的功能,认识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的关系,阐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第三章侧重引导学生建构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知识框架。识别动物体及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说明其结构层次,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说明单细胞生物是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要点:本单元分六章。第一章让学生了解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它们的主要特征、生活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介绍被子植物的一生,阐明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的过程。第三章阐明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需条件,体会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认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已经植物通过根部吸水和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四章通过实验理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讲述绿色植物已经其他生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第五章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第六章了解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认识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三)活动体系本册共安排了各种类型的活动57个,包括观察与思考9个,资料分析7个,探究6个,实验8个,演示实验4个,调查3个,设计1个,模拟制作1个,课外实践5个,进一步探究5个,技能训练8个。第一单元从简单入门,尝试观察、实验、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以及学习测量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初步形成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第二单元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一个模拟制作,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拉进与学生的距离。第三单元的学生活动非常丰富,数量大(有30多个)、类型多(每一种活动均有)、有梯度(如探究活动,前3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并完成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