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讲中国艺术设计史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史陶器艺术设计红陶红陶陶鬶:高高的冲天流恰似雄鹰的尖喙,三条肥硕的袋足雄健刚劲,偏置一侧的把手让人不禁想起鸟儿奋飞前鼓起的侧翼……一只振翅冲霄的雄鹰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自上而下的圆润曲线,又恰到好处地使这勃勃的雄性避免了生硬和呆板,可谓刚柔相济,形神兼备。红陶彩陶彩陶彩陶彩陶彩陶彩陶彩陶连叶纹钵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彩陶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彩陶马厂类型神人纹偏口壶黑陶黑陶黑陶蛋壳黑陶杯(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这件蛋壳黑陶杯的器形可分为三部分,上面是一个敞口侈沿深腹的小杯;中间是透雕中空的柄腹,如倒置的花蕾;下面是覆盆状底座,由一根细长管连成统一的整体,形态纤巧秀致,有一种动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胎体表面经长时间打磨,使石英云母绢云母等反光物质的颗粒顺着一个方向排列,对光线的反射由漫反射改为平行反射,使得器表熠熠发光。加上采用镂孔和装饰纤细的划纹,它的制作工艺达到了中国古代制陶史上的顶峰。灰陶灰陶白陶白陶硬陶硬陶规格:口径7.7厘米,高9.8厘米年代:春秋功用类型:贮藏具收藏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由于采用泥条盘筑并拍打而成形,表面多有凹窝,这些特征,在同时期的普通陶器上较少看到。尤其是器表的细密纹饰,更成为其独特的装饰。这是由于制作时匠人一手在器内撑托,一手持表面有纹的拍子在器表轻轻拍打,从而将纹饰留遍了器身。这件陶罐外表所饰是细小的方格纹,是硬陶器常见的装饰纹样。釉陶唐三彩唐三彩唐三彩马的臀部比较肥,颈部比较宽。唐马的造型特点,它是以静为主,但是静中带动,你们看到这是一匹静立的马。但是它通过马的眼部的刻画,马的眼部是刻成三角形的,眼睛是圆睁的,然后马的耳朵是贴着的,它好像在静听或者听到有什么动静一样,它通过这样的细部刻画来显示出来唐马的内在精神和内在的韵律,也可见匠人们高超的制作工艺了。三彩仕女三彩武士俑(现藏故宫博物院)紫砂器紫砂器紫砂成品冷热急变性好,热传导性低,用为茶具时,抚摸不烫手,寒冬季节沸水注入及火上煎烧都不易炸裂,优于一般瓷器。这样质地的器皿,用来泡茶,色、香、味俱佳;用来栽花,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不易烂根。作为大宗的紫砂茶具,它的生产和发展,同我国上千年的饮茶习俗有关。品茶理论的发展,必然影响和促进茶具的生产,而茶具之中,紫砂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兵马俑兵马俑兵马俑兵马俑兵马俑.高级军吏立射俑骑兵鞍马俑瓷器瓷器越窑青瓷越窑青瓷五代越窑青瓷莲花碗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八棱净水瓶”就是越窑青瓷的上品,高21.7cm,口径2.3cm,足径7.9cm。瓶直口,长颈,腹部呈八棱形,圈足外侈。灰白色胎,质致密。釉呈浅青绿色,此瓶以腹部突起的八条突棱为装饰,与瓶颈三道弦纹呼应,造型简洁典雅,釉色均匀如湖水般碧绿柔和,风格素雅。邢窑白瓷邢窑花口碗(唐).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最为辉煌的时代,前所未有的庞大瓷业系统形成了众多的名窑名品,更开创了中国陶瓷审美的新境界,使中国陶瓷成为举世无双的珍品。宋代在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瓷系的基础上形成六大瓷系,从而孕育了著名的宋代五大名窑:即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除五大名窑以外,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等一批民窑也同样十分杰出。定窑定窑瓷器.汝窑汝窑.高3.3cm,口径13cm,足径8.9cm。洗敞口,浅弧壁,圈足微外撇。胎呈香灰色。通体施淡天青色釉,釉色莹润。釉面开细碎片纹。外底有三个细小如芝麻粒状的支烧钉痕,并有镌刻的“乙”字。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汝窑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香港苏富比2012年4月4日举行“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有900年历史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经34口叫价,以天价2.0786亿港元成交,较拍卖前估值底价高逾3倍,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官窑官窑官窑官窑方洗(宋)北宋官窑荷花杯北宋官窑哥窑哥窑哥窑菊口盘(宋)哥窑双耳炉(宋):高8、口径12.4、底径9.2厘米。炉仿古铜器式样烧成,形体庄重古朴,线条简洁流畅,胎骨较厚,釉呈米黄色,滋润如玉。周身布满大小不等的碎裂纹片,有如冬天江河中的冰裂,变化万千,别具自然雅趣,是传世哥窑瓷器中的精品。故宫博物院哥窑藏品钧窑钧窑北宋钧窑做到窑变可控,蚯蚓走泥纹是其特征之一。用气泡串起一条条呈立体状的蚯蚓奔爬,鱼卵纹包裹正欲孵化而出的鱼籽,等等。北宋钧瓷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在于它对釉面随心所欲的表现力。鼓钉三足洗(北宋钧窑瓷器)国家一级文物苏州博物馆珍藏此洗高9.2厘米,口径23.9厘米,底径17.5厘米。大口平沿,弧形腹,器身作鼓式,下承三如意形扁足。外口沿及腹部分别饰鼓钉纹及弦纹,口沿处鼓钉22枚,腹部18枚。形制规整端庄,纹样简练古朴。器内外施蓝色乳浊釉,发色较淡呈天青色,聚釉处更淡成月白色,洗内釉面有北宋钧窑特有的“蚯蚓走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