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1、导入:出示几组沙尘暴的图片。师提问:你们喜欢这样的天气吗啊?为什么?(学生回答…)那么我们能为地球妈妈做些什么呢?(生1:加强环境的保护;生2:大量植树造林;生3:少砍树,多栽树等)2、揭示课题师:植树造林是防治沙尘暴的有效方法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与植树有关的问题:植树问题。植树问题里都有哪些数学知识,学完这节课同学们就知道了。二、探究新知1、手指教学。通过学生们观察自己的一只手,完成表格,同桌讨论:发现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过渡语:师其实我们种树与手指的分配是一个道理。2、动手画一画。感悟:让同学们在8厘米的线段上,每隔2厘米种一棵树(两端都栽),能种几棵?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在脑子里对两端栽树有个初步的认识。3、再次感悟:让学生观看植树过程完成学习卡中的第二题,小组讨论:你们发现棵数与间隔数间有什么关系?4、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两端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而且还能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真不简单。5、师提问: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跟植树类似的现象?三、练习1、填空。(1)、同学们排了一行,有10个间隔,共有()人;(2)、小明从头到尾种了18棵树,有()个间隔;(3)、环卫工人在街道一侧装了13个垃圾桶(两端都有吧),有()个间隔。2、解决问题。(1)、同学们在10米长的小路一侧,每隔2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2)、三年级同学在公路的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栽树的情况,运用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我们可以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今后我们还会学习植树问题中的其他几种情况。今天我为同学们优秀的表现感到骄傲,老师送同学们一句话“勤勉是幸福的右手,世俭是幸福的左手”希望你们用自己的双手和爱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五、教学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但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的道理。比如:手指教学中通过找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抽象出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之间的关系,既有趣味性又贴近学生的生活。重点让学生掌握两端栽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体验成功的感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