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数学试题 (文科).含详解.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数学试题 (文科).含详解.pdf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数学试题(文科).含详解.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绝密★启用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文科数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150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若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球的表面积公式P(AB)P(A)P(B)S4R2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P(AB)P(A)P(B)球的体积公式4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VR33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P(k)Ckpk(1p)nknn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对于实数a,b,c,“ab”是“ac2bc2”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当C=0时显然左边无法推导出右边,但右边可以推出左边2.若集合Ax|x|1,Bxx0,则AB()A.x1x1B.xx0C.x0x1D.【答案】C【解析】考查集合与简单不等式。解决有关集合的问题关键是把握住集合中的元素,由题知集合A是由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1的数构成的集合,所以不难得出答案3.(1x)10展开式中x3项的系数为()A.720B.720C.120D.120【答案】D【解析】考查二项式定理展开式中特定项问题,解决此类问题主要是依据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由4.若f(x)ax4bx2c满足f(1)2,则f(1)()A.4B.2C.2D.4【答案】B【解析】考查函数的奇偶性,求导后导函数为奇函数,所以选择B5.不等式x2x2的解集是()A.(,2)B.(,)C.(2,)D.(,2)(2,)【答案】A【解析】考查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对于含绝对值不等式主要是去掉绝对值后再求解,可以通过绝对值的意义、零点分区间法、平方等方法去掉绝对值。但此题利用代值法会更好6.函数ysin2xsinx1的值域为()555A.[1,1]B.[,1]C.[,1]D.[1,]444【答案】C【解析】考查二次函数型值域问题。通过函数形状发现此函数很像二次函数,故令sinXt可得yt2t1从而求解出二次函数值域7.等比数列{a}中,|a|1,a8a,aa,则a()n15252nA.(2)n1B.(2n1)C.(2)nD.(2)n【答案】A【解析】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用代特值法解决会更好。ax8.若函数y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则a为()1xA.1B.1C.1D.任意实数【答案】B【解析】考查反函数,因为图像本身关于直线yx对称故可知原函数与反函数是同一函数,所以先求反函数再与原函数比较系数可得答案。或利用反函数的性质,依题知(1,a/2)与(a/2,1)皆在原函数图故可得a=-19.有n位同学参加某项选拔测试,每位同学能通过测试的概率都是p(0p1),假设每位同学能否通过测试是相互独立的,则至少有一位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A.(1p)nB.1pnC.pnD.1(1p)n【答案】D【解析】考查n次独立重复事件中A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公式,可先求n次测试中没有人通过的概率再利用对立事件得答案Dykx3(x2)2(y3)2410.直线与圆相交于M、N两点,若|MN|AD≥23,则k的取值范围是()BCMA1D1BC113332A.[,0]B.[,]C.[3,3]D.[,0]4333【答案】B【解析】考查相交弦问题。法一、可联立方程组利用弦长公式求|MN|再结合|MN|≥23可得答案法二、利用圆的性质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平方加上弦长的一半的平方等于半径的平方求出|MN|再结合|MN|≥23可得答案11.如图,M是正方体ABCDABCD的棱DD的中点,给出下列命题11111①过M点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