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本课程上承专科阶段“中国古代文学”,下接专科阶段的“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主要讲授1917年以前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和成就,本课程主要讲授1917-1949年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和成就,“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主要讲授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和成就。本课程以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为辅,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代表性作家作品(作品集)为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课程则对主要讲授当前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热点问题”和重点作家的研究现状。三、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作家和他们的长篇作品或作品集的研读,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包括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和主要成就,掌握本课程所讲授的作家作品的特点、成就和影响,培养学生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本课程的教学大致以文学史的发展为序,按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重点讲授在文学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作家作品(作品集)。各单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也考虑到一个作家在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本课程的教学以本大纲为依据,以文字主教材为主要内容,以作品选为阅读重点,同时辅以学习指导书和网络课程、电视录像课、网上辅导和网上视频等。学生的学习以自学为主,同时辅以教学班面授辅导和学习小组讨论等。五、教学要求的层次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概况(包括重要的文学思潮、文学现象、主要成就和发展过程);所讲授作家的主要生平及创作道路;所讲授作品(或作品集)的概况(包括作品产生的背景、作品的主要人物和故事内容)等基本常识。掌握:所讲授作家作品(或作品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思想和艺术成就,以及相关文学现象和历史地位。重点掌握:所讲授作家与重点作品(或作品集)的主要特点及相关文学现象;并比较分析与之相关的作家作品。1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了解2鲁迅与《呐喊》《彷徨》了解、掌握、重点掌握4/2教学重点3周作人与《艺术与生活》了解4郭沫若与《女神》了解、掌握5郁达夫与《沉沦》了解6朱自清与《背影》了解7徐志摩与《志摩的诗》了解、掌握8闻一多与《死水》了解第一次形考9张恨水与《啼笑因缘》了解10丁玲与《莎菲女士的日记》了解、掌握11茅盾与《子夜》了解、掌握、重点掌握教学重点12巴金与《家》《寒夜》了解、掌握、重点掌握教学重点13瞿秋白与《乱弹》了解14曹禺与《雷雨》《日出》了解、掌握、重点掌握教学重点15老舍与《骆驼祥子》了解、掌握第二次形考16沈从文与《边城》了解、掌握17戴望舒与《望舒草》了解、掌握18穆时英与《公墓》了解、掌握19卞之琳与《鱼目集》了解20萧红与《生死场》了解21李劼人与《死水微澜》了解22艾青与《北方》了解、掌握、重点掌握教学重点五23冯至与《十四行集》了解第三次形考24赵树理与《小二黑结婚》了解、掌握、重点掌握教学重点六25张爱玲与《传奇》了解、掌握26胡风与《密云期风习小纪》了解27路翎与《财主底儿女们》了解28穆旦与《穆旦诗集》了解29钱锺书与《围城》了解、掌握30梁实秋与《雅舍小品》了解31孙犁与《白洋淀纪事》了解第四次形考32结语: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转接与延续了解第二部分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本课程的教学媒体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字教材三种(包括主教材、作品选和学习指导书);二是多媒体教材四种(包括网络课程、电视录像课、网上辅导和网上视频直播),充分利用中央电大“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的网络优势组织实施远程教育。(一)主教材本课程以《中国现代文学》为主教材。主教材是编制辅助教材和多媒体教材、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二)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暂名,中央电大出版社,2006年)根据本大纲规定的教学重点,编选为教学服务的重点作品。所选作品根据篇幅的大小,分为“全选”和“节选”两种方式。(三)学习指导书《中国现代文学学习指导书》(中央电大出版社,2006年)根据本大纲规定的教学重点,对主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再作补充分析和阐释,指导学习方法,提供练习题目与考试指导。(四)网络课程网络课程为全面介绍型,拟定6个栏目。(1)作家介绍:简要介绍作家的生平、创作经历和创作成果,插入作家图片;(2)作品概况:简单介绍有关作品(作品集)的创作背景,作品内容概要,插入书影;(3)原著点评:作品原文(全文或节选)。出现下划线或有背景颜色的文字即为“热字”,鼠标移过出现“点评”内容。(4)作品导读:对作品的系统解读与总体评论。(5)相关评论:对本作品的有关评论。(6)作者自述:作者自己对本作品的评价。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收看并下载存储。(六)网上辅导在教学平台上开辟“教学辅导”栏目,定期发布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解析文章,定期刊载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供学生学习参考。利用网上视频直播,讲解教学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