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围产期用药评价主要内容妊娠期影响药动学的母体生理性改变妊娠期妇女用药的特殊性妊娠期药物应用的二重性胎盘屏障的特殊性孕妇用药的规律和趋势制定特殊治疗方案的必要性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药物分布血容量妊娠期增加约50%,体液总量增加约8,000ml,使药物的分布容积明显增加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妊娠期蛋白生成速度加快,但仍表现为生理性血浆蛋白低下;部分蛋白结合位点被内分泌激素占据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地西泮、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多卡因、哌替啶、普萘洛尔、地塞米松、水杨酸、磺胺类药物代谢由于雌激素水平增高,导致胆汁郁积,多数药物排出速度减慢;药物排泄心输出量和肾血流量增加,经肾排泻的药物排出加快妊娠晚期,仰卧位时间增多,肾血流量减少,药物排出缓慢药物在胎儿体内的药动学B影响药物进入胎儿体内的因素1.胎盘血管合体膜(VSM)的厚度与面积妊娠晚期VSM的厚度仅为妊娠早期的10%2.胎盘通透性感染、心脏病、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可能破坏胎盘屏障,导致通透性增加3.药物的脂溶性脂溶性高、极性小的药物容易扩散4.药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小于500的药物容易通过胎盘;大于1000的很难通过胎盘5.药物的解离程度药物的离子化程度与通过胎盘的药物量成反比6.与蛋白的结合能力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能力与通过胎盘的药物量成反比7.胎盘血流量胎儿药代动力学特点3.代谢胎儿肝脏的酶功能不完善,仅为成人的30%~60%;导致某些药物的浓度高于母体药物浓度4.排泄胎儿肾小球滤过率甚低胎儿的首关效应脐静脉血经肝脏、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是主要通道,故肝脏药物浓度高,形成胎儿的首关效应另一部分脐静脉血经静脉导管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经肝脏代谢量减少,活性药物直接到达心和中枢神经系统妊娠期各阶段用药特点2.妊娠早期着床前期—对药物高度敏感受孕后3~12周—胚胎发育和分化速度快,是药物致畸的敏感时期3.妊娠中期和晚期药物对胎儿致畸的可能性减少但神经系统在妊娠期间是持续发育的,药物致畸的影响一直存在药物致畸性的评价致畸因素众多,药物致畸为其中一种在临床常用药物中,已明确近百种有致畸作用应用致畸药物导致畸形的可能性与用药时间长短、剂量大小、用药胎龄有关药物对胎儿的影响(1)药物对胎儿的影响(2)药物对胎儿危害的分类4妊娠期用药原则妊娠期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妊娠期间应慎用的抗感染药物制霉菌素;甲硝唑、氯喹妊娠期间禁用的抗感染药物氨基糖苷类、四环素、氟喹诺酮类、磺胺及甲氧苄氨嘧啶、呋喃类、氯霉素;抗病毒和抗真菌药物神经系统用药阿片:抑制呼吸阿司匹林:引起出血(胎儿CNS)抗癫痫药卡马西平(C)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米酮、丙戊酮(D)均有致畸报道苯二氮卓类(神经发育)抗高血压药中枢性降压药(B);受体阻断药(C);受体阻断药(C);血管扩张药(C);钙拮抗剂(C);利尿药(C,D);ACEI(C,D)强心苷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地高辛利多卡因(B,中枢抑制作用)、奎尼丁、维拉帕米、普鲁卡因胺(C)、胺碘酮(D)平喘药氨茶碱(C)、间羟舒喘宁(B):急性发作时可选用肾上腺素降糖药胰岛素(B)、磺酰脲类、苯乙双胍(D)抗凝药香豆素类为X类肝素为C类(不易通过胎盘屏障)性激素类药因孕激素不足致流产者,可选择天然孕激素(黄体酮)短期治疗止吐药美克洛嗪、塞克利嗪(B)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泼尼松龙(B)、地塞米松(C)分娩期临床用药2.子宫收缩药与子宫收缩抑制药麦角制剂:用于引产和治疗子宫出血缩宫素:小剂量用于催产;大剂量用于子宫止血硫酸镁:抑制子宫平滑肌(控制剂量)硝苯地平:抑制子宫平滑肌(血压和心率)沙丁胺醇:延缓早产(心脏病、糖尿病、甲抗忌用)硝酸甘油:用于产前、产中、产后子宫舒张催产与止血、引产的用药差异缩宫素小剂量用于催产;大剂量用于子宫止血麦角制剂:用于引产和治疗子宫出血作用部位的区别(麦角制剂缺乏选择性)作用时程的区别(麦角制剂作用时间长)主导激素水平的区别(缩宫素在孕后期雌激素水平高时作用明显)子宫平滑肌收缩形式的区别(麦角制剂为强直性)3.防治子痫抽搐的药物硫酸镁:解除痉挛、降低血压肌肉注射时,局部疼痛、需静脉给药过量时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弱、心肌和呼吸肌抑制镁中毒时,应用10%葡萄糖酸钙10ml静注哺乳期临床合理用药药物在新生儿体内蓄积的因素新生儿血浆蛋白含量低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能力低肝功能不健全肾小球滤过率低早产儿脂肪含量少常用药物对乳婴的影响抗凝药肝素和华法林不易进入乳汁甲状腺素和抗甲状腺药甲状腺素对乳婴无影响;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可引起乳婴甲减和甲肿;放射碘可引起乳婴甲状腺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