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基本原则.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宪法的基本原则.doc

宪法的基本原则.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宪法的法治原则法治(ruleoflaw)有又称“依法治国”,是指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起基本含义是:(1)法律必须是公开的、普遍的、稳定的、明确的、合乎实际的、对所有人同等适用的;(2)法律必须是善意的、合乎情理的;(3)法律具有最高性,不允许存在超越于法律之上的权力;(4)法律必须是可知的、可以信赖的,这意味着法律的指定和实施要依据事先公开的、制度化的程序规则;(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6)一切法律都不得违背宪法,不得侵犯宪法所保障的权利与自由。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法治的对立面是人治。近代宪法的法治原则以西方的法治思想和法治理论为基础。古代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西塞罗,中世纪末期著名法官科克等都曾对法治进行分析研究。英国宪法学者戴雪对法治进行了系统研究。世纪以后,20西方各国的思想家、学者对法治的论述同样丰富。美国自然法学家富勒提出了一般性或普遍性,公开性,不溯及既往性,明确性,不矛盾或避免矛盾,有遵守可能,稳定性,官方行为与已公布的规则的一致性等法治的8项原则。至20世纪90年代,西方一些学者关于宪法和法律不仅要限制国家权力,而且要保障国家权力有效运转的进一步论述,使法治理论得到新的发展。法治原则明确、充分地体现在各国宪法中。如1679年英国《人身保护法》、1789年法国著名的《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所确认的法治原则为世界各国宪法普遍接受,成为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法治原则也是我国宪法一项基本原则,充分体现在宪法中。但是,法治原则作为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我国宪法中得到明确确认的时间还不长,如何通过各种措施和途径,使这一原则在实践中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特别是宪法至上(主要是本质意义上的至上)这一法治之本得以真正的落实,最终实现法律至上,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法治原则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1)法治原则规约着现代政府权力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广度和深度。就如比赛规则;(2)法治原则设定了政府权力的约束机制和可操作的外部形态,同时,其本身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如何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一、正确地行使自由裁量权需遵循以下原?1、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公正、善意、合乎情理。公正,就是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要出于公心,做到“相同情况相同处理,不同情况不同处理”;善意,就是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要出于善良的意愿,不是图报复;合乎情理,就是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要合乎人们的正常思维,是出于一个正常人的通常考虑而做出的行为。要符合客观实际,如责令当事人撤除侵权商品上的商标标识,应视数量的多少而定,不能要求几分钟内完成。2、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目的要正当。正当目的,是针对非正当目的而言的。非正当目的,是指出于私利等非正常的考虑。如当事人违法事实轻微,却被处以最高额的处罚,显属对自由裁量权的滥用。3、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合乎立法的宗旨。任何一部行政法律文件的制定,尤其是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都有一个基本的目的即让行政相对人的行为符合法律规范所设定的基本要求,实现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从而创建和谐法制社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如果偏离法的目的,必然导致行政不合理,自由裁量权也就成了个人私利、图报复的工具了。如为罚款而罚款,为完成罚款任务而执法,既属此种情形。二、对自由裁量权进行规范和控制,要从源头上解决自由裁量权过于“自由”的问题,使之具体化、规范化,从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1、建立回避制度。在行政执法时,如果执法活动与执法人有利害关系,该执法人应当回避。回避应实行主动回避与申请回避相结合。回避与否,有该工作人员所在单位的领导决定;领导需要回避的,有班子集体决定。2、建立执法责任制。执法责任制也要有可操作性,要明确区分滥用自由裁量权的情况,看是主观滥用,还是客观滥用;是偶而滥用,还是一贯滥用等等,来区别不同责任。使责任与个人的待遇和职务的升迁挂气勾来,真正把执法责任制落到实处。3、依据过罚相当原则,制定违法行为裁量标准。制定标准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具体情况,在行政法律文件规定的处罚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予以具体化,(不能突破法律文件的规定设定新的处罚)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量罚。裁量标准制定的目的在于防止轻错重罚,重错轻罚,一是应规定违法行为达到什么程度,具备什么样严重情节,对违法相对人应处哪一层级、种类的处罚;二是哪些轻微违法的相对人不能处较高数额罚款,防止执法受利益驱动,滥施罚款。4、定期进行跟踪检查,以不断完善裁量标准。裁量标准是在法律、法规、规章有关行政处罚的规定不特别明确而留有余地时,行政机关根据当地实际在其自由裁量权范围内合理细化确定行政处罚的原则标准。对此行政机关应当定期进行梳理,及时修改,不断完善裁量标准,使其日渐合理。5、公开裁量标准,接受社会监督。行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