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师生关系.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班级师生关系.doc

班级师生关系.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班级师生关系我刚带班主任的时候,我跟学生的关系一直不是很融洽,感觉是上下级关系,我对学生总是居高临下的气势,跟学生交流也是命令式。因此学生总是敢怒不敢言,也没有走进学生的心里。一直想找到一个突破口,后来接受了学生给我提的建议——微笑面对每一个同学,师生关系改变了许多,自己也找到了处理师生关系的好方法。我认为,师生平等,相互尊重是一个班级搞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我认为:孩子只有受到尊重,才能学会尊重;学生只有受到老师的尊重,才会尊重老师,而师生平等,相互尊重,则是一个班级搞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因为尊重,老师会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问题,因为尊重,学生会从老师的角度来配合做好每一件事情,师生互动,关系融洽,各项工作的完成才能功半事倍。学生在背地里是否也在愤愤然地议论我们:某某老师真冷漠,本来想与他打个招呼,一看到那种傲慢自大的样子,我就没有情绪了。哎,现在的老师呀……老实说,我已经不愿再推想下去了,作为教师,如果遭遇这种尴尬,我认为是自己的失败: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讲礼貌?我们为学生做了怎样的示范?师生见面,为什么先打招呼的一定是学生呢?无论如何,学生不讲礼貌,不跟我们打招呼,终究是可以原谅的,因为他们是受教育者,但我们却没有理由不理睬学生,原因很简单,我们是教师。所以,见到学生,我们不妨主动问好。事实上,师生见面,教师主动问好,德育上的意义多多。第一,体现了师生平等理念学生看到教师就远远地问好,这固然使我们心情愉快,也是我们所期待的,但如果认为学生必须先向教师问好,则显然是师生不平等的意识在起作用。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不再是知识和力量的化身,不再是布道者,教师的话也不再代表权威和真理,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成长和发展是学生主体自己的事,教师只是这个过程中的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所以,师生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朋友关系、伙伴关系,只不过教师这个伙伴“特殊”一点。在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理念下,谁先打招呼并不意味着谁应该首先受到尊重。在师生之间,甚至在人与人之间,尊重不存在先后之分。第二,身教重于言教一方面,孩子们的模仿性很强,教师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另一方面,孩子的逆反心理也处于相当突出的阶段。教师要求学生怎么做,学生在一般情况下,虽然不会公开发表不满言辞,但在心里,在同学之间,他们会反问甚至斥责:你们老师又做得怎么样呢?总之,如果我们不能躬身为学生作出表率,再精彩的“言教”也不会收到效果。既然我们已经身为人师,就必须在大节和小节上都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既然学生不主动向我们问好,我们就主动地用自己的行动来给学生做个示范。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学生不主动打招呼,主要是源于下列几种心理活动:害羞;担心老师不回礼;怕同学讽刺为讨好老师。所以,我们要将心比心,理解和宽容学生不主动打招呼的行为。师生见面,教师主动问好,对学生来说,一切紧张情绪和疑虑都会烟消云散,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对老师更为热情、更为真诚地回敬。而且,几次这样的正面强化之后,学生的害羞心理会逐渐克服,怕教师不回礼以及同学讽刺的担心会逐渐消除,从而也会逐渐主动地问起“老师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