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数学试题(解析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数学试题(解析版).pdf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数学试题(解析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合肥一中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数学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a2,3,b1,3a2b1.已知向量,则()A.2B.3C.4D.5【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向量坐标进行线性运算,再由模长公式即可求解.【详解】a2b2,32,64,3,a2b42(3)25,故选:D.2.已知复数z满足z1i2i,则z()1313A.ii22B.221313C.ii22D.2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设求出z,从而求出z的值.2i2i1i13i13【详解】由题知,zi,1i1i1i22213zi.所以22故选:A.23.已知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离心率为,焦距为22,则该椭圆的方程为()3x2x2A.y21B.y2139x2y2x2y2C.1D.1973628【答案】C【解析】a3【分析】根据离心率和焦距可得,进而可得b2,即可得方程.c2c2a3【详解】由题意可知:a3,可得,c22c22x2y2则b2927,所以该椭圆的方程为1.97故选:C.4.已知等比数列a的前n项和为S,且S14,a2,则a()nn334222A.1B.或-1C.D.或133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计算即可求解公比,进而可求解.【详解】依题意,a0,因为S14,a2aq2,1331aa12a(1q),故6q2q10,12111q或q,故231当q时,aaq1;24312当q,aaq;34332a或1.43故选:D155.已知为三角形的内角,且cos,则sin()4215153535A.B.C.D.4484【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降幂公式得到答案.15【详解】因为为三角形的内角,cos,4151所以1cos435sin222815262515.1644故选:B6.甲乙丙丁戊5名同学坐成一排参加高考调研,若甲不在两端且甲乙不相邻的不同排列方式的个数为()A.36种B.48种C.54种D.64种【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间接法,先考虑甲乙不相邻的不同排列方式数,再减去甲站在一端且甲乙不相邻的排列方式数,结合排列数运算求解.【详解】先考虑甲乙不相邻的不同排列方式数,再减去甲站在一端且甲乙不相邻的排列方式数,所以总数为A3A2A1A1A336种,34233故选:A.7.已知四棱锥PABCD的各顶点在同一球面上,若AD2AB2BC2CD4,PAB为正三角形,且面PAB面ABCD,则该球的表面积为()1352A.πB.16πC.πD.20π33【答案】C【解析】【分析】作辅助线,找到球心的位置,证明O到四棱锥所有顶点距离相等;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球的半径,进而求出球的表面积.1ADEABGEGPGPGFFGPG,【详解】如图,取的中点,取的中点,连接、,在线段上取一点,使3过点E作平面ABCD的垂线OE,使OEFG,连接OF,易知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E、BCE、CDE均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EBECEDE2,因为OE平面ABCD,所以OEAOEBOECOED90,所以OAOBOCOD,因为PAB为正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