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物学教学环境适应新课标教学内容有待探索改进的一些构想德阳市第七中学生物教学组邱崇伟邮编:618000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传统的生物学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已远不适应新课改生物学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传统的公共课目教室设施进行生物学教学滞碍着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实施,我以为其教学环境有待探索改进。生物学新课改要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要求我们传统的教学手段及模式必须从根本去改变。其核心理念就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其方式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实验或调查来收集事实,进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形成对问题诠释。生物学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科学性是显而易见的,它将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突破口。要实施生物学新课改目标要求,首先,除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上要更新外,较重要的是我们提供给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应该始终停留在“老一套”基础上,这样,将给实施教学目标带来客观上的某些不可操作性。在新课改生物学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教学环境(公共课目教室)安排时时局限着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一是形式上的依旧。学生的学习激情不能充分有效的激发。在公共课目教室里,学生们对生物学想看、想摸、想试的心理动态欲望被环境氛围所限,形式上还是学生期待着老师到教室来上课看带有什么“稀奇”的关于生物学的实物,学生们常常都用期盼的眼神望着老师问“下节课是否到实验室去上课?我们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这时,如果老师答道:“很报歉,我们的实验室是‘显微镜实验室’和‘解剖实验室’,没有专门的有关其他生物学实验准备,因此,不能去实验室去上课。”时,学生们表现出的神情是十分的沮丧。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们的内心蕴藏着强烈的想多“看”、想多“动”,通过“看”和“动”去认知、了解生物学知识的愿望,这也是当今学生求知的一种心理共征,也是我们的学生对于求知的“闪光”点,是非常积极的一面,可贵!因此,我们的新课改不仅在理论上要去顺应他(她)们的这一特点,而且更要在教学实践的实际环境中去顺应他(她)们的这一特点,我们教育者没有任何理由去扼杀学生这一积极的求知心理欲望。二是老师多数时候仍然局限在主导地位,是老师要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因为,传统的教室内没有给学生学习生物学更多的启示材料,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感知材料,仅靠老师所带的某一点实物,是远不够的,老师时常是迫于无赖而常要说的一句口头语:“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观察到的什么‘东西’,或什么‘现象’”等语言搪塞而过,但学生也会常回答道:“我没有观察到过!”等语言,因此,这样的环境场所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探究问题的时空太少。三是不利于学生对学习生物学要求的综合发展,特别是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成,因为,这样不能让学生时时“在线”学习。没有让学生感受身临其境的丰富的实物和资料;没有一个总览生物学全局的环境氛围,因而可能让一部分学生产生“线索”混乱,“概念”模糊,甚至失去信心的现象。四是从心理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时间久了,学生们总是在“失望“中上课,他们不能真正领略到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得出正确结论的愉悦,心理上就会产生厌学情绪。这一点我们通过对比深有体会。如在学习“观察细胞的结构”一章时,过去多是老师进行演示操作实验,无论是“练习使用显微镜”中的问题,还是观察植物、动物细胞中的问题,都不能使学生准确的解决。其中,如:“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标注规格)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学生们没有感知,只有“死记”。制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适量的清水。”学生们不能亲手去操作体验,“适量”的清水,究竟是多少?因为多了会使上面的盖玻片飘移、液逸,少了会出现多的气泡影响观察,学生也只有“听”和“记”,大多数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他们的欲动心理受到了压抑,产生了“不想学”的情绪,但通过现在让同学们齐到“实验室”去亲手实验操作,学生们个个精神振奋,表现出“我一定要做好!一定要搞懂!”的学习激情,老师在其中只是充当了“节目组持人”的作用,而达到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显明的,因为“观察细胞结构”一章的原来存在的难以解决的教与学的问题迎刃而解了。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体验到,要保证生物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实施的可操作性,有待进行教学环境的改进,让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兴趣增强,使之融入到浓烈的与生物学有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脑海中提出很多自己渴望了解、认识的问题,去自主地发现环境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人类与生物圈存在许多复杂的动态联系,我们需要造就这种激发性学习场所,将学生“等待”学习的形式,转变为我要去“生物学场所”学习的主动形式。为此,在生物学教学环境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改进上提出一些构想:一、设立室内生物学专门学科综合功能教学场所在学校原有的“显微镜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