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教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教案.doc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教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苏省致远中学高考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学习目标:积累古代诗歌语言特点方面的术语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炼字题的解题方法学习重点、难点: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炼字题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出示课题2、导入:今天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专项,从04、05两年高考语言鉴赏题可知高考主要考两类:投影:指出语言特点鉴赏某个字的妙处(炼字)3、出示目标: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代诗人特别注重锤炼语言,尤其是炼字,“两句三年得,一呤又泪流”“呤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炼字是我们鉴赏古代诗歌语言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那么捻断数茎须得来的那个字妙在何处呢?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谈它的妙处呢?如何下手?本节课重点:出示重点难点: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炼字题的解题方法5、看预习题一、预习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这首诗歌语言上有何特色?答:朴素自然积累语言特色的相关术语(见附录)2、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请问“一”字好在何处呢?梅花在百花之前开放,可算是“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这枝梅不同寻常,突出了梅花开得早的特征。问自己:作者想写什么?梅开得早(据标题、上下文、创作背景等揣摩)有没有写出来?写出了(写出了……描绘出了……抒发了……)怎么写出来的?用”一”字(用了何种手段)写得怎么样?更突出了(生动、形象、淋漓尽致……)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析:想写什么?抓住题目中的“别”,看上下文,“看”的结果的“肠一断”,所以劝“莫回头”,那想不想看呢?想。——想写离别的痛苦(答成依依不舍不佳)有没有写出来?写出了怎么写出来的?通过“看”这一动作写得怎么样?淋漓尽致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二、高考链接1、2005年全国卷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答: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向1分,画面描绘2分)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2、2005年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在末句,答: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多的思念,更表选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总结: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作用作答总领全篇(领起下文),结构上收束全篇(承接上文),承上启下、照应(呼应)作者想写什么?(意图)内容上有没有写出来?(达意)怎么写出来的?(手段)写得怎么样?(效果)3、2005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第14—16题。(8分)(2005年上海卷)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注]谪仙:李白。●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2分)答: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