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铁电气化局东南公司十里庵小桥改建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峰福线K251+769.12框架桥十里庵小桥桥改涵工程第1册共1册编制单位:中铁电气化局东南公司二00九年八月一日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1.1峰福线峰南段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设计图纸。1.1.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颁《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1.1.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颁《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1.1.4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颁《铁路工务安全规则》2006年版。1.1.5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颁《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1.1.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公路桥涵施工规范》JTJ041-2000。1.1.7工程交底会议精神、施工现场考查资料及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1.2编制原则1.2.1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在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时,严格按设计工程项目内容,做到:标准统一,编制规范。1.2.2遵循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验标的原则,在制定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现行施工规范和验标、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1.2.3坚持遵循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和安排工期时,根据本工程所处的自然条件以及我方的施工能力,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科学管理、均衡生产,确保按期、高速、高效地完成全部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1.2.4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质量管理的原则,建立本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尊重监理工程师的意见,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严格各项管理制度和程序。1.2.5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为确保施工过程中行车、人身、机械、交通安全,我方坚持做好安全技术教育,并设置施工安全防护设施。1.2.6坚持专业化、标准化作业和综合管理的原则,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化队伍为基本组织形式,上足各类专业人员,配齐、配足各类机械设备,充分发挥各类专业人员和机械设备的优势,提高综合施工能力。1.3编制范围峰福线峰南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十里庵小桥改建桥梁设计全部工程项目。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1、南平南站位于闽江北岸,地势较平坦,北岸侧有面积26.5m2区域汇水通过十里庵小河流入闽江,既有峰福线和外南线各建1-16m低高度钢筋混凝土T梁桥跨过此河,桥上峰福线为直线,外南线为缓和曲线,平均线间距约15.5~17.8m,河底至轨底高度15.0m,桥下河道为梯形断面,采用了全断面铺砌防护。桥下河道设计百年一遇流量为296m3/s,设计流速6.45m/s,距桥址约45km的闽江下游上世纪90年代初修建了一座发电站,受发电站水库蓄洪水位倒灌控制,为73.69+0.5=74.19m。本次南平南站到发线向福州方向进行了延长,既有桥位处有正线两股线路路跨十里庵小河,分别设1-16m钢筋混凝土梁桥,此次电气化改造延长车站到发线后,有5股道和2组道岔跨过既有河道。依照铁路部鉴定中心初步设计审批意见,原设计为拆除既有梁式桥,原位新建1-16m低高度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由于原桥位处既有先路情况非常复杂,桥高15m,桥下河岸边坡采用8m高挡土墙支护,非常陡峭,新建桥台基坑开挖时台后路基防护工程量大。桥梁施工期间站场股道需改移过渡3次,封锁次数多,时间长,同时其他相关专业也需多次配合做迁改防护工作,施工难度大,工序繁琐,工期长,行车安全风险系数大,对既有线运输干扰较严重,桥台基础施工期间正值雨季,桥下河床底宽仅10.0m,但河道水流量大且受闽江倒灌水位的影响,施工空间小,不可预见的因素极多,施工质量及工期难以得到保证。施工完成后桥上线路拨移困难,制约了车站远期发展。经南昌铁路局建设项目指挥部请示铁道部鉴定中心专家,同意局部改移河道,换位新建框架桥,新桥建成后,回填既有河道,拆除既有梁式桥,延长车站到发线。经现场勘察研究结合水文计算,在不压缩原河道过水面积的前提下,决定在既有Ⅲ股道峰福线里程K125+769.12处新建1-14.0m钢筋混凝土框架桥。为加快峰福线电气化改造的进程,积极响应道口“全封闭、全立交”的政策,同时满足新线布置的要求。根据规划需要,在峰福线K251+769.12处新建框架桥,本框架桥建设规模为1-14.0×12.5m。本工程位于峰福线,中心里程为峰福线K251+769.12,拟建箱涵中心里程为峰福线K251+769.12,建设规模为1-14.0×24.5m的框架桥,结构净高为12.5m。箱址处为复线,峰福线、外南线均为直线,P50有缝线路,平均线间距约15.5~17.8m。涵中心线与峰福线新Ⅲ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