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过程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是从对商品的认识过程开始的。什么是对商品的认识过程呢?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是先对某一商品有笼统的印象,接着去收集各种有关此商品的信息,然后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初步地分析,最后综合地加以理解。因此,从一般意义上讲,对商品的认识过程,即指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接收、分析和理解过程。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个过程包括了消费者对商品的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一、感觉(一)感觉的本质消费者要认识周围的客观世界,要分辨商品的颜色、气味、软硬、粗细、温度、重量等各种具体特性,就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口尝,用手摸,并通过神经系统将信息从感觉器官传递到大脑,产生对商品个别的、表面的心理反映,形成印象,如此等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感觉。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过程,始于对商品的感觉。人不仅能感觉自身以外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即外部感觉;还能感觉到自己身体所发生的变化,如感觉四肢屈伸,饥饿、饱胀等,即内部感觉。这里所探讨的感觉,主要是消费者对商品的外部感觉。感觉虽然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简单认识,它反映的并不是客观事物的全貌,但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重要性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见《列宁选集》第2卷)人的感觉器官的灵敏度通过锻炼是能够得到提高的。如有些经验丰富的品酒员根据酒的味道,不仅能辨出酒的品种,而且还能指出该酒已大概存放了多少年。有时消费者对商品的感觉,不仅源于其属性,而且还会蒙上主观的色彩。如对两种饮料,在蒙眼测试时并不感觉到味道的不同,而去掉眼障,了解了各自是什么饮料后再品尝,则能感觉到味道的不同。(二)感觉的意义在心理学中感觉虽然是一种简单的心理过程,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消费者认识商品的起点,是整个心理过程的基础。在市场销售中,消费者对商品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对商品的认识和评价,消费者首先相信是自己对该商品的感觉正因为如此,有经验的工商企业,在设计、宣传自己生产或经营的产品时,总是千方百计突出自己商品与众不同的差别和特点;在出售散装或小件商品(尤其是水果或糕点)时,总是将最好的摆在最引人注目之处,有时还会请您“先尝后买”。“先尝后买”即试吃,近几年来,这在香港和台湾已逐渐风行,更成为一种流行的促销手法。他们将销售的大多数“新面孔”食品均可任君品尝,因为一些食品由于采取不透明包装,消费者无法了解内里,更不知道好不好吃,而试吃可以解决消费者的疑虑。他们认为,以“试吃”推销新食品,业绩往往可以增加五、六倍,并能马上得知产品被接受的程度。国外有人利用感觉的作用创造“气味推销法”。伦敦的一家超级市场,在店内释放一种人造草莓香味,把顾客吸引到食品部,结果连橱窗里陈列的草莓样品也被抢购一空。美国的一家食品公司在底特律城郊竖立了一块高80英尺、长100英尺的推销面包的巨形广告牌,不仅能播放介绍面包的音乐,还释放出一种“神奇的混合面包”的香味,引起路人的食欲。结果这家面包公司的销量陡增两倍多。正因为如此,商店的布置、陈设、清洁卫生、营业员的仪表、态度和语言,给首次上门的顾客所造成的第一印象,有时会给消费者产生“先入为主”的效果。感觉不仅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来源,也是人们对待客观事物情感的依据。因为客观事物给予主体感觉的差异,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感受。例如,商场环境布置的好坏,商品包装的不同色彩,营业员仪表的优劣等等,都会给消费者以不同的感觉,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据研究,从外部感觉器官产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中,以听、视觉获取的信息为最高,约占80%左右,触觉占15%,而味、嗅觉仅占5%.感觉是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基础,没有感觉就不能有知觉,没有知觉就不能形成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感觉越丰富,知觉越完整,记忆才有内容,才能进行准确的抽象概括。因此我们探索商业经营活动中人的心理过程,就必须从感觉研究起。二、知觉(一)知觉的本质在实际生活中,人很少有纯粹的感觉。人总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叫做知觉。知觉和感觉是不可分离的,感觉信息一经通过感觉器官传达到脑,知觉也就随之而产生。因此,在心理学中,常称为“感知”。感觉和知觉同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但他们又是不同的心理过程。知觉比感觉复杂得多,它不是感觉的机械总和,知觉中还包含有它的心理成分,如过去的经验、思维和言语活动等。知觉具有以下特征:1.主观性消费者在知觉事物和商品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