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ppt.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X 页数:145 大小:12.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ppt.pptx

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药物ppt.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第一节镇静催眠药催眠镇静与剂量得关系分类及作用特点一、苯二氮类药物临床用途及特点地西泮(diazepam,安定Valium)[药理作用及用途]2、镇静催眠(首选)特点:①作用迅速,诱导入睡与延长睡眠时间(提高觉醒阈)②停药反应轻③产生耐受性、依赖性慢④安全范围大临床应用:镇静催眠麻醉前给药(包括电击复律、内窥镜术前给药)——消除恐惧、不安情绪、减少麻药量及肌松3、抗惊厥、抗癫痫1)抗惊厥作用:地西泮、三唑仑尤为显著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烧惊厥、药物中毒惊厥2)抗癫痫作用:抑制癫痫病灶异常放电得扩散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V)癫痫小发作----硝西泮、氯硝西泮4、中枢性骨骼肌松驰临床应用: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腰肌劳损所致肌僵直机理:脊髓神经元得突触前抑制,抑制多突触反射,引起肌松作用氯硝西泮>地西泮,在非镇静剂量即有作用12脂溶性高,口服吸收快而完全易进入脑组织,肌注吸收慢且不规则,静注能迅速进入脑组织,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地西泮达99%很多中间代谢产物都具药理活性连续用药注意蓄积,代谢产物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肾排泄可通过乳汁排泄,哺乳妇忌用安全范围大,毒性低;大剂量偶发共济失调耐受性:滥用或长期应用,停药戒断现象(兴奋、焦虑、失眠等),较巴比妥类迟发。成瘾性:低于巴比妥类二、巴比妥类药物巴比妥类药物得时效性1、惊厥2、癫痫癫痫大发作与癫痫持续状态3、麻醉与麻醉前给药巴比妥类得麻醉剂量与中毒量接近麻醉诱导其她巴比妥类用于麻醉前给药(镇静)。4、协同中枢抑制作用与镇痛药合用,加强其作用,自身无镇痛作用。不良反应苯二氮卓类与巴比妥类比较1苯二氮卓类与巴比妥类比较2第二节抗癫痫药物自发癫痫大鼠(spontaneouslyepilepticrat,SER)模型用于抗癫痫药作用得研究。分型:部分性发作—局部脑功能紊乱,意识多不受影响,如运动性发作,植物神经性发作(如戒断症状)全身性发作—异常放电播及全脑,意识丧失大发作:意识丧失、跌倒、强直性痉挛、阵挛。连续发生则称为癫痫持续状态。小发作:突然丧失神志,但无运动紊乱,持续10-20秒大发作: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或苯巴比妥小发作:乙琥胺、丙戊酸钠或氯硝西泮癫痫持续状态:静注地西泮精神运动性发作:同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局限性发作:同大发作1、根据发作类型选药2、用法上:先单用,再联合;换药注意过渡3、剂量:由小剂量始,逐渐增加剂量,剂量个体化有条件者监测血药浓度4、坚持长期用药:持续用药3-4年,再逐渐减药1年;不可突然停药;不可随意更换药物5、孕妇禁用、定期做检查第三节抗精神病药精神障碍袭向现代人精神失常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就是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为特征得常见精神病。分为两型:脑内5-HT系统功能得缺损GABA神经元得退变NA功能得不足脑内DA系统功能亢进兴奋性氨基酸系统功能低下黑质纹状体2、中脑边缘叶3、中脑皮质4、结节漏斗抗精神病药作用机制三环类抗精神病药吩噻嗪类:氯丙嗪硫杂蒽类:氯普噻吨非三环类抗精神病药丁酰苯类:氟哌啶醇其她类:五氟利多舒必利等(一)吩噻嗪类1948年,Laborit术前使用氯丙嗪主要肾脏排泄,排泄缓慢,停药后数周仍可检测到其代谢产物药理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作用:(2)镇吐作用:(3)对体温调节得影响:2、植物神经系统作用:3、内分泌系统作用:1、精神分裂症2、呕吐与顽固性呃逆3、人工冬眠2、呕吐与顽固性呃逆3、人工冬眠1、常见不良反应:中枢抑制:嗜睡、淡漠、无力M受体阻断:口干、便秘、视力模糊α受体阻断:血压下降,直立性低血压2、椎体外系反应(2)迟发性运动障碍:3、急性中毒反应:一次服用大量氯丙嗪WHO统计,全世界抑郁症得发病率约为11%(男5、8%,女9、5%),患者共达3、4亿WHO、世界银行与哈佛大学得一项联合研究表明,约15%得抑郁症患者最终以自杀了结一生;中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得生命,其中80%得自杀者患有抑郁症典型症状(三主症)情绪低落、压抑、郁闷兴趣减退、愉快感缺失精力缺乏、注意力不集中无助:感觉孤立无援,别人帮助无济于事无望:对现在与未来都没有希望甚至绝望无价值:自己所作事情甚至存在对自己、她人与社会都毫无价值自责:过分责备自己或夸大过失与错误自罪:毫无根据认为自己有严重过失或错误,甚至坚信犯了罪恶,对不起所有人,应受惩罚——赎罪自杀:自觉得以结束自己生命为目得得行为“单胺”学说----脑组织5-羟色胺(5-HT)↓脑NA↑:躁狂--情绪高涨,联想敏捷,活动增多脑NA↓:抑郁--情绪低落,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