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命化课堂”的理解在《拿什么送给你,我的学生》一书中,多次提及‘生命化课堂’这个词语。这也是追寻有“灵魂”的教育的主旨。结合教学实践,我获得了的许多宝贵的知识,于是我对“生命化课堂”有了更深的理解。现在我相信只要探索的脚步不停息,这将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人都是有灵魂有生命的。难道我们教师不是把学生看做生命吗?刚刚参加工作的我确实没有理解“生命”这个词融入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刻寓意。构建的“生命化课堂”不是我们臆想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如果构建生命化课堂的教学,会使学校变得更有吸引力;会使学生的个性变得丰富,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那我们何乐而不为。生命化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是开放、自主、具有个性化的。但是这对于刚开始教学的我还是比较难的。我不敢完全放开紧拉住的学生的手,现阶段的我基本上还在想着怎样操控课堂,害怕学生“迷失方向”。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课前备课中预设的方向走到老师指定的地方。但是生命化课堂的生命所在就是让学生“思想自主”,学生不是教师手里的扯线木偶。但是当我最近的课堂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之后,我发现学生也有很多让我惊喜的地方。比如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一课当中。整个课堂的形式是以学生们分组合作预习,搜集相关资料,自己设疑。然后通过组和组之间相互的交流和解答问题(比如第一小组的问题由第二小组来解决)这样的方式去理清课文的脉络和主要内容以及他们要达到的情感高度。课堂的结果下来,学生的积极性都比较高,因为这是一篇很需要相关资料区拓展阅读的文章,找到资料的同学就有积极性去参加问题的解答。而教师在课堂中适当的抛出几个大问题,给学生一定的引导方向。这样也不会让学生偏离出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他们在讨论几个大问题的时候都很有主见的给出了自己的意见。而不是像以前的课堂中畏首畏尾,想说而又害怕说错。他们自己的意识中已经清楚了这个课堂是开放的,就会把他们所想的事情都表达出来。美术和语文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科。语文当中听说读写,这个“说”口头表达应该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环节。而美术课堂十分重视评价,在课堂的最后五分钟时间一定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评。这也是让学生“说”。我发现一些在语文课堂上不敢发言的学生,在美术课堂评价环节口若悬河。我想这是否就是“生命化课堂”的一种体现。他们在美术课堂上能够感觉到开放、自主和个性化,所以他们也就变得敢说,毕竟这个美术是比较主观的东西。也是开放性比较大的课堂。所以我觉得“生命化课堂”就是应该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面对;给学生一些疑问,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