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导学案.docx
上传人:山梅****ai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狐假虎威》导学案.docx

《狐假虎威》导学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狐假虎威》导学案《狐假虎威》精品导学案一、目标直击: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由这些字组成词语的意思,认识1个多音字。会用“觉得”造句。(重点)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重点)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字面意思。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待别人。(难点)二、关键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字面意思。启发学生懂得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蒙住了自己的眼睛。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讲述课文。1、课时安排:两课时。2、要点分析:1、本课目标: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背诵。2、“狐假虎威”取自《战国策·楚策》,标题是成语,课文是根据成语改编的故事,我们理解时就不能只重故事,必须透过情节去捕捉蕴含其中的思想意义。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故事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三、学习重点:1、字词记忆比比看:hújiǎhǔwēixúnkàngdǎnzhuǎxiàjiè狐假虎威寻抗胆爪吓借狐狸假定老虎威力寻找抗日胆小爪子吓人借钱白狐假如虎狼威风寻求抗战大胆爪儿惊吓借贷狐假虎威假设虎口威信追寻对抗胆量双爪吓唬借用2、形近字辨得清:狐(狐狸)假(假冒)虎(老虎)威(威力)寻(寻求)孤(孤儿)遐(遐想)虑(考虑)成(成功)灵(灵活)抗(抗灾)胆(胆量)爪(爪子)吓(吓人)借(借口)坑(土坑)担(担子)瓜(瓜子)下(下面)惜(珍惜)3、多音字:jiǎ(假冒)(假如)xià(吓人)(惊吓)zhuǎ(爪子)(猫爪子)假吓爪jià(假日)(放假)hè(威吓)(恐吓)zhǎo(鹰爪)(张牙舞爪)hǔ(老虎)(白虎)zhǎo(朝阳)(朝霞)sā(撒谎)(撒手)虎朝撒hū(马虎)(马马虎虎)cháo(朝廷)(朝代)sǎ(撒豆)(撒种)4、近反义词:近:违抗——违背茂密——茂盛纳闷——奇怪往常——平常半信半疑——将信将疑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反:头——尾真——假相信——怀疑茂密——稀疏违抗——遵从半信半疑——坚信不移东张西望——聚精会神5、词语讲解:茂密:(草木)茂盛而茂密。〈造句〉前面是茂密的森林。骨碌:滚动。〈造句〉小明眼珠骨碌一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违抗:违背和抗拒。〈造句〉作为一名士兵,不能违抗上级的指示,私自行动。威风: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造句〉他穿上军装真威风。纳闷:因为疑惑而发闷。狡猾:诡计多端。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神气活现: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得意或傲慢的样子。半信半疑:有些相信,有又些怀疑。东张西望:东看看,西瞅瞅。6、难句解读:⑴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珠子骨碌一转”,说明狐狸反应快,心眼多,想出了主意。但毕竟面对的是老虎,心里又有些以虚,用“扯着嗓子”大声说话的方式,为自己壮胆。⑵“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第一句是写老虎原以为抓住狐狸是理所当然的事,所以他说话的态度很强硬。第二句是老虎听狐狸说自己不敢吃它,觉得意外,不觉得愣住了。其实老虎的一愣正是上当的开始。⑶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开始东张西望。这句话写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其实这是狐狸故作神气的样子,他这样做是为了不让老虎看穿他们的真面目,让老虎跟在他身后,只要其他野兽见了他,准会吓跑的,从而老虎便会自动把他给放了。“半信半疑,开始东张西望”是写老虎对狐狸的话又信又不信,所以才东看看西瞅瞅,看其他动物的表现,说明老虎很愚蠢。7、写作特点:情态描写,生动逼真。精选动词,传情达意。8、主题思想:本文讲的是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告诉我们生活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四、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