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血液第一节血液概述一、血液的组成水(90~92%)白蛋白(40~50g/L)血浆蛋白球蛋白(20~30g/L)纤维蛋白原(2~4g/L)血浆(50%-60%)溶质电解质(8%-9%)血液气体其他有机物:激素、代谢产物血细胞(40%-50%)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1.血浆蛋白plasmaprotein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约为60-80g/L白蛋白(A):约40~50g/L,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球蛋白(G):约20~30g/L,α1、α2、β、γ四种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约2~4g/LA/G比值:1.5~2.5/L主要功能:1、参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2、协助运输激素、脂质、离子、维生素等低分子物质;3、参与生理止血过程;4、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5、营养功能。6、缓冲功能2.电解质主要为无机盐:阳离子主要为Na+及少量的Ca2+、Mg2+等,阴离子主要为Cl-及少量的HCO3–、HPO42–等。3.非蛋白含氮化合物(NPN)主要包括:尿素、尿酸、肌酐、肌酸、氨基酸、氨和胆红素等。4.其它葡萄糖、脂类、乳酸,微量酶、维生素、激素以及少量气体等。血(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概念:血(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正常值: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新生儿约55%。例:严重腹泻或大面积烧伤时→血浆量↓→红细胞比容↑;贫血→红细胞↓→红细胞比容↓。血量(bloodvolume)血浆量和血细胞量的总和,约占体重的7~8%(70-80ml/kg)循环血量贮存血量正常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二、血液的功能1.运输2.维持内环境稳态3.防御4.营养5.参与生理性止血三、血液的理化特性(四)酸碱度(pH值)1.正常值:pH为7.35~7.45pH7.35=酸中毒;pH7.45=碱中毒;pH6.9或7.8,将危及生命。2.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1)血浆中的缓冲物质:(2)通过肺和肾的调节:①可使血浆pH值保持相对稳定;②可使血液中缓冲系统各物质的比例恢复正常。(三)血浆渗透压osmoticpressure概念:指溶液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影响因素: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呈正变,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分类: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组成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主要为NaCl)(主要为白蛋白)压力大(300mmol/L或770KPa)小(1.3mmol/L或3.3KPa)意义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临床应用:①胶体渗透压与水肿的关系:血浆蛋白(白蛋白)浓度↓→胶渗压↓→水向组织间隙转移→组织液↑→水肿。②渗透压与溶液的关系: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0.9%NaCl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第二节血细胞一、造血(hemopoiesis)过程2.过程:各类血细胞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血细胞发生过程一般可分为:造血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和可辨认的前体细胞三个阶段。3.造血微环境造血过程以及各级血细胞在造血组织生存的环境称为造血微环境。包括造血器官中的基质细胞、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和各种调节因子,以及进入造血组织的神经和血管。造血微环境的改变可导致机体造血功能异常。二、红细胞生理(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男性(4.5~5.5)×1012/L;Hb:120~160g/L女性(3.5~5.0)×1012/L;Hb:110~150g/L新生儿:6.0~7.0×1012/L;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直径约为8μm,无细胞核。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与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1.红细胞膜的通透性RBC膜对物质有选择性的通透性:①O2和CO2可以自由通过红细胞膜;②负离子(Cl-、HCO3-)较易通过;③正离子难通过。临床应用:使用血库中存放的血液应加入葡萄糖以满足红细胞能量代谢的需要;陈旧的血液由于糖酵解产生ATP减少,Na+泵活性降低,使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升高,血液检测时常常会有血浆K+浓度升高。2.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plasticdeformation)正常红细胞在外力的作用下,具有变形能力的特性。影响RBC变形能力的因素:①与表面积和体积呈正相关(双凹园碟形);②与红细胞内的粘度呈负相关;③与红细胞膜的弹性呈正相关。衰老或球形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正常RBC4.红细胞的渗透脆性osmoticfragility概念: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