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8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益阳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pdf

益阳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益阳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2011年至2015年是建设教育强市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以及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促进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益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制定本规划。一、教育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一)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2007年8月,湖南省出台《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提出通过十年左右努力基本建成教育强1省。2008年1月,我市启动教育强市建设,提出了益阳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支撑和保障教育发展的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教育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基本形成相互衔接、结构合理、均衡协调、机制灵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比较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教育强市。(二)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从益阳实际出发,实施“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发展战略,把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摆在重要位置,促进了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决定我市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在新的发展时期,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加快富民强市做出更大的贡献。目前全市共有中小学校(幼儿园)1137所,其中:普通高中40所、中等职业学校38所、初中205所、小学723所、幼儿园250个、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中小学生528316人,其中:普通高中生71309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37340人、初中生121662人、小学生242113人、入园儿童55485人、特校学生407人;现有教职工62451人,其中:在职46733人、离退休人员15718人。全市共有高校6所,在校学生40796人,现有教职工22844人。1.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全部达到“十一五”的预定目标:学前教育普及步伐加快,全市幼儿教育在园人数达到5.6万人,3—5岁幼儿毛入园率达51%;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巩固,全市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99.98%、99.95%,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4.8%,2007年通过了国家“两基”验收;高中阶段教育水平明显提升,新增省、市示范性高中各3所,高中毛入学率达到75%,比2005年提高14.05个百分点,超出全省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已初具规模,湖南城市学院和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异地新建,高等教育发展势头进一步增强。城市职工和农民培训、民办教育得到较快发展。2.教育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明显加强,截至2009年底,全市已投入1.8亿元,建成合格学校99所。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扩建了市特殊教育学校,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73%。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不断增强,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所,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6所,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4所,技工学校发展到9所,获批高职国家精品课程2门,获批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省重点建设项目49个,全市职业教育骨干体系初步形成。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免费定向培养本、专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396名;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提高到99.8%、94.2%和90.0%;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合格率达66.5%;小学专科及以上3学历专任教师和初中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分别比2005年提高3.49%和4.8%;中职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和“双师型”教师比例,均比2005年提高2个百分点;在岗特级教师比例达到在职教师总数的2‰。3.教育保障更加有力。一是教育经费逐年上升。2006—2009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支出分别为16.32亿元、19.58亿元、23.31亿元、25.94亿元,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