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东胜区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为大力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实现“学有优教”的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促进教育事业快速、健康、持续、和谐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百年鄂尔多斯,百万人口城市”建设目标及区域教育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尊重教育规律,坚持依法治教,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二、发展思路与目标遵循“以人为本、专家办学、科研引领、内涵发展、提升质量、彰显特色”的办学思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提升高中办学水平,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重视民族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以家庭教育为同盟、社区教育为补充、国际教育为拓展,努力构建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办学效益较高,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加强部门协调,形成教育合力。加快学习型组织建设,向学习型城市迈进。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到2012年普及十五年教育,到2015年,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建成全国教育示范旗县(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中国中西部教育强区。三、发展任务1、建立稳定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早期教育开展。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政府要将基础教育的重心前移,成为学前教育的办学主体,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体制。在城市小区规划建设中,凡达到1000户以上的小区,必须配套建设一所幼儿园。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速度,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幼儿园,使公办园在园幼儿占幼儿总数的70%以上,形成以公办园为主体,民办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格局。到2012年,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5%以上,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整体水平达到自治区一流。加大对幼儿园的管理力度,不断提高幼儿园办学水平。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及考核评价制度,依法取缔不合格民办园,继续规范、扶持注册合格民办园,并给予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严格执行鄂尔多斯市幼儿园等级评定标准,逐步扩大等级幼儿园覆盖面,自治区示范园从目前的3所发展到8所。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学前教育课程。实行公民办幼儿园捆绑式管理,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学前教育“学科化”、“小学化”倾向,保证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举办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以公办幼儿园为依托,在每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建立一所0—3岁亲子教育中心,在新建社区开辟专门的早教场所,进行早教流动指导服务,促进早期教育工作有序发展。2、巩固“双高普九”成果,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区域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我区要继续巩固“双高普九”成果,在“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育质量”等方面有明显提升,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每一名学生有学上,上好学,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根本内涵,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大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制定《东胜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缩小区域内学校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整体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的装备水平,“十二五”期间,新建学校全部按自治区一类校标准配备。“十二五”末,学校标准化率力争达到90%,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实现标准班容,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师生比力争提高到1:10。推动校长和教师的合理流动,将示范高中、优质高中的升学指标合理分配到所有初中学校,坚持就近划片入学原则,严格按照入学条件及就读顺序安排新生入学就读,缓解学位压力,探索实行新生入学电脑派位,严格控制学生择校,基本解决择校热问题。义务教育阶段是孩子终身发展的奠基时期,要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3、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