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十七节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8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药理学第十七节学习教案.ppt

药理学第十七节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疼痛药物(yàowù)分类2.镇静(欣快感)在镇痛的同时,兼有镇静和欣快作用,主要是病人情绪上的改变,由此消除病人对疼痛的焦虑和恐惧,这种情绪改变,也参与镇痛,并在外界环境安静情况下诱导入睡。这种欣快感也是导致成瘾的重要原因。3.镇咳抑制咳嗽中枢,镇咳强大(由于成瘾,少用)。4.抑制呼吸治疗量即可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减慢,降低呼吸中枢对血液CO2敏感性。呼吸抑制是吗啡急性中毒(zhòngdú)致死的主要原因。5.催吐作用脑干极后区,可被纳络酮对抗。6.缩瞳中毒(zhòngdú)时瞳孔针尖样大小,与中脑盖前核有关。二、平滑肌兴奋作用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增加:使肠道推进性蠕动减弱;抑制消化液分泌,导致便秘。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哮喘禁用。括约肌张力增加:胆绞痛、肾绞痛选用(xuǎnyòng)吗啡+阿托品。膀胱括约肌张力增加:导致排尿困难。其机理与激动μ受体有关,抑制T细胞增殖,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NO释放。[作用机理]激动中枢阿片受体有关。70年代证实中枢存在阿片受体,后随研究的深入发现不同(bùtónɡ)脑区存在阿片受体不同(bùtónɡ)亚型(μ、κ、δ等),其效应不同(bùtónɡ)。镇痛部位: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阿片受体与镇痛有关。我国学者邹刚教授1962年首次证实第三脑室镇痛部位。镇痛作用机理:吗啡(阿片类药物)通过与不同脑区的阿片受体结合,激动阿片受体,摸拟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作用而发挥(fāhuī)镇痛效应。含脑啡肽的神经元与疼痛疼痛刺激使感觉神经末梢兴奋并释放兴奋性递质(可能为P物质),该递质与接受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含脑啡肽的神经元释放脑啡肽,后者与阿片受体结合,减少感觉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从而防止痛觉冲动(chōngdòng)传入脑内。E:脑啡肽;SP:P物质表1阿片(āpiàn)受体激动与效应关系[临床(línchuánɡ)应用]1.镇痛适用剧痛,包括严重创伤、烧伤、枪伤及晚期肿瘤疼痛。2.心源性哮喘由于左心衰突发性急性肺水肿而引起呼吸困难,综合治疗包括:强心苷、氨茶碱、利尿及吸氧外,静注吗啡可产生良好效果。机理:①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促肺水肿液吸收。②镇静(欣快),消除紧张、焦虑、恐惧情绪③降低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对心源性哮喘伴休克昏迷和严重肺功能不全者禁用;支气管哮喘禁用。[不良反应]1.成瘾认为与神经组织对吗啡产生适应性有关。一旦停用吗啡,阿片受体既无吗啡占领,又无阿片肽(长期应用(yìngyòng)反馈抑制,内源性阿片肽减少)结合,戒断症状产生(流涕、哈欠、惊厥、BP↑、大小便失禁等)。严格管理,合理应用(yìngyòng),适当脱瘾治疗。2.呼吸抑制老人、儿童、呼吸系统疾患病人禁用3.便秘胃肠道蠕动抑制哌替啶(pethidne;度冷丁dolantin)人工合成镇痛药,作用与不良反应与吗啡相似,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10,不良反应较吗啡轻,临床常用:镇痛、麻前给药、人工冬眠合剂(héjì)。二氢埃托啡(dihydroetorphine)为我国近年人工合成强效镇痛药。强度为吗啡12000倍,用量少,舌下给药,口服无效,20~40μg/次,也可成瘾。延胡索乙素及罗通定(rotundine)从中药延胡索提取有效成分,镇痛作用比解热镇痛药强,但比度冷丁(lěngdīng)弱。具有催眠作用,不会成瘾。可用于癌痛、头痛、牙痛及肝胆系统所致钝痛。癌症镇痛三阶梯疗法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0年达到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癌症病人不痛”的目标,我国卫生部1991年4月下达了关于我国开展“癌症病人三级止痛阶梯治疗”工作的指示。癌痛治疗三阶梯方法就是对癌痛的性质和原因作出正确的评估后,根据癌症病人疼痛程度和原因适当(shìdàng)选择相应的镇痛药。轻度疼痛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栓剂等)中度疼痛弱阿片类(可待因、曲马朵等)重度疼痛强阿片类(吗啡、二氢埃托啡、度冷丁等)在用药过程中尽量选择口服给药途径;有规律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只在痛时)给药,剂量个体化,需要时可加辅助药物,如解痉药、精神治疗(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还可采用针灸止痛,严重骨肿疼痛尚可采用放射治疗。内容(nèiróng)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