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招试题分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0中招试题分析.doc

2010中招试题分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0年中招数学试题分析巩义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王水朋2010年河南省中招数学试题依据了河南省教育厅颁发的《关于2010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意见》和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坚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考查学生对数学重要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原则。2010年河南省中招数学试题在命题思路、考查内容、题型结构等方面和往年试题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试卷所渗透出的教育信息对指导今后的初中数学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一、2010年中招数学试题的基本概况2010年中招数学试题具有起点低、坡度缓、难度适中且难点分散的特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各部分试题数量与分值设置与2008、2009年中招数学试题数量与分值设置基本一致,保证了考试与平时教学的一致性。数与代数基础题中等题综合题总分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分数3、1812、59372457151、2、5、7、8、9、4、10、11、13、171620、21、23486、14、1915、22二、2010年中招数学试题特点11、试题结构合理,连年稳定。2010年中招数学试题与2007、2008、2009年中招数学试题题型一样,均设置了三种类型题:选择题6道、填空题9道、解答题8道。分值设置分别为选择题18分,占15%;填空题27分,占22.5%,解答题75分,占62.5%。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题量适中,与2007、2008、2009年题量一样共23道;难点分散,没有“一题把关,万夫难开”的压轴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降低了概率的要求,概率题由2007、2008年的9分题变为2009、2010年的3分题,但题型仍是二次抽取问题。2、重视“三基”,突出基础性2010年中招数学着重考查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试题覆盖面大,涉及知识点多。三大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各部分题量、分值设置与课标基本一致,分布适当。基础试题成份较大,如第1、2、3、4、5、7、8、9、10、11、13、16、17、18题等,其中有些试题不用计算就能写出答案,解答题思路常规,易下笔,方法多,学生做起来较顺手。3、重视探究能力,突出综合性。继承与发展了2009年的命题思路,突出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2009年第21题旋转判断特殊四边形到2010年第19题运动判断特殊四边形,都是开放性探究试题;2009年第14题动手操作到2010年第22题折叠探究,试题类似,命题方向明确,思路清晰,不仅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而且发2挥了考试评价的导向作用。4、重点知识,重点考查。2010年重视了数学思想方法及初中数学主干知识的考查,设置的试题较多,如第6、15、19、22题分别考查了转化、方程函数、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类比探究等数学思想。如第14、17、19、21、22、23题考查了有关四边形的问题,2010年中招数学试题凡与图形有关的试题都涉及到四边形,不是以背景形式就是以判断特殊四边形的形式出现,其次是关于动点的试题较多。5、加强综合应用,突出数学建模能力。学数学,用数学,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2010年中招数学试题增强了数学的应用,设置试题较多。如第2小题的科学计数,第3小题、第18题的统计问题,第20题的商品单价问题等,加强了数学建模意识与能力,通过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培养学生关爱社会,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三、评分细则与卷面分析1、选择题:选择题由易到难,梯度明显,基础性强。第1、3、4、5题学生做得比较好,得分率在90%以上,第6小题得分率较低,是一道较难的试题,主要是个别学生对平移、旋转、对称认识不深刻,转化应用不到位所致,学生掌握了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关于点的对称不能转化为关于原点对称,造成解题困难。其次是第2小题,主要是学生对单位“亿”认识不清,造成错误,说明我们忽视了一些3最基本的数学概念。2、填空题:填空题也是先易后难,基础性较强,主要考查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覆盖面大,涉及的知识点多。评分标准执行严格,第10、11题不带单位算错,第12小题写成33.3%算错,其它小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否则算错。该大题学生做的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到18分左右,第7、8、9、10、11、13小题学生做的较好,失分最多的是15小题,仅有十分之一的学生做对,90%的学生做错或无从下手,该题有一定的难度,与2009年第14小题类似,主要是没有抓住关键点,AD什么时候最短,什么时候最长,思路方法不明晰。其次是第14小题,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