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解析四川遂宁二中初二物理高频考点同步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上传人:含平****ng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综合解析四川遂宁二中初二物理高频考点同步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综合解析四川遂宁二中初二物理高频考点同步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遂宁二中初二物理高频考点同步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100分)一、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重力为600牛的某同学躺在床上时,他对床的压力为牛;若此时他对床面的压强为3000帕,其物理意义表示床面每平方米面积上所受,这时他与床面的接触面积为米2.2、如图所示各图都说明了3、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玻璃管中留有少量残余空气,那么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将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某容器内水面上方的气压为1.5个标准大气压,则容器内水的沸点100℃(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4、在高山上需要使用高压锅才能将食物煮熟,说明山上的气压较低,是因为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液体的与气压有关.5、有一池塘水深1.6米,可是看起来都没有那么深,这是光的造成的.水上漂着两只小船.由于很多天没有下雨,池塘里的水位下降了不少,可是两只小船依旧漂浮着,则它们所受的浮力,池底受到水的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二、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一质量为0.1千克的圆柱体空玻璃瓶,按如图所示放置在表面积1.47×10-2米2的水平桌面上,它的底面积为2.94×10-3米2,当瓶内装有0.2千克的水,求:(1)玻璃瓶内水的体积;(2)装水后玻璃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2、小宇质量是50kg,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4平方米,g=10N/kg,求:(1)小宇受到的重力大小;(2)小宇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3、如图所示,边长为0.2m的正方体甲和底面积为0.03m2的薄壁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乙容器高0.4m,内盛有0.3m深的水.正方体甲的密度为5×103kg/m3.求:①甲的质量;②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③把一个底面积为0.02m2,高0.3m圆柱体A(已知r水>rA)先后放置在正方体甲上和乙容器的水中,甲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与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相等,求A物体的质量.三、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在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小明知道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同时也了解到海拔和气温会对空气的稀薄程度产生影响。小明猜想:干燥空气的密度可能与大气压和气温有关。于是查阅相关资料,汇总出了下表,请根据表中相关数据回答问题:气压/Pa密度/(kg/m3)温度/°C933009600010100010400051.171.201.271.30101.151.181.251.28151.131.161.231.26201.111.141.211.24(1)当温度为5℃、气压为104000帕时,干燥空气的密度为kg/m3;(2)分析数据可知干燥空气的密度与气压的关系是:;(3)通常情况下,某地区冬季的气压比夏季高,则该地区冬季干燥空气的密度夏季干燥空气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实验结束后小明自制了一个气压计(下图)来观察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当小明拿该装置从1楼爬到6楼时,管中液面将(选填“上升”或“下降”)。2、为了验证“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无关”,选用图所示的长方体(ab、cd为长方体中线标记线,ρA>ρ水)、弹簧测力计和装有适量水的烧杯进行实验。(1)以下部分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①将长方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如图甲所示)②将长方体竖放浸入水中,静止时水面与标记线ab重合,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如图乙所示)③,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2)本实验需要控制不变。(3)由F1–F2F1–F3(选填“=”或“≠”),可以验证“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无关”。3、为了研究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情况,某小组同学选用高度H、底面积S均不同的圆柱体A和B先后放入同一柱形容器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们设法使圆柱体逐步浸入水中,测量并记录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中容器内水均未溢出)。圆柱体AH为0.4米S为0.03米2实验序号h(米)p(帕)圆柱体BH为0.3米S为0.05米2实验序号h(米)p(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