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1)知道淀粉在口腔中发生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了解唾液的其它特性。(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课本原有实验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提出研究问题,学会设计探究实验来检验自己的假设。(3)学生向全班同学作实验汇报,养成积极反思,总结经验的习惯。同时在小组合作、表述的过程中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表达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会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研究事物的方法,同时获取新知识。(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实验素养。在进行实验后学会反思,总结自己的失误,与别人分享成功体验,增强对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3)与同学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学会正确地评价别人和自己。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探究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2、提高学生反思总结、表达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三、教学难点:1、学会在实验过程中,正确设置对照组,加强实验的严谨性。2、正确地评价别人和自己。四、教材处理这节课的教学素材,利用了学生实验过程中所拍摄下来的录像和相片。因为是一节反思课,所以在学生身上找素材,展示他们在实验过程认真、执着的样子,展示他们成功的喜悦以及一些错误操作,既可以引起同学们的上课热情、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又可以加强学生今后实验的严谨性。最后各小组进行互评的设计,是希望学生学会评价他人和评价自己。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态度。五、课前准备:1、第1课时前布置学生以5人为一小组参考课本内容设计探究方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鼓励学生提出更多探究问题和方法,营造创新的氛围。2、第1课时安排学生进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拓展实验。教师对各小组的实验过程进行拍摄,制作成录像片段。3、布置各小组做好向全班同学作实验汇报的准备。包括展示其研究问题、假设、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实验反思及体会。六、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式探索教学法、演示法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引出本节实验汇报课的内容与形式,说明“梦幻组合”的评选条件。取一块馒头放在口中细细咀嚼,能尝出甜味,思考为什么会尝出甜味?引出上节课的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提出探究问题:(1)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否淀粉发生了变化?(2)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3)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作用有关?说明本节课的内容:各组作实验汇报。学生回顾上节实验课所探究的问题。(2)反思与表达。教师利用录像回放,相片展示等形式,让同学们重温实验当天的情况。各小组利用自己设计的POWERPOINT、演示实验就所探究的实验问题、实验材料、方法、实验结果、反思体会向同学们作实验汇报。(1)当天老师把同学们的实验过程拍摄下来了,以下这个小组的同学在等待实验结果时的那种兴奋、期待的心情特别令我印象深刻。(播DreamTeam实验录像)表扬录像中小组成员及时对实验失误进行反思总结,肯定同学们良好的科学素养,请出第1小组(DreamTeam)进行实验汇报。教师提问其他同学从第1小组汇报中得到的启示。各小组利用自己设计好的POWERPOINT、演示实验就所探究的实验问题、实验材料、方法、实验结果、反思体会向同学们作实验汇报。汇报可见各小组除按课本的方案进行实验外,还进行了很多创新方案。课本方案:A试管:切碎的馒头、唾液、玻棒进行搅拌。B试管:切碎的馒头、清水、玻棒进行搅拌。C试管:没有切碎的馒头、唾液、玻棒进行搅拌。A、B、C三支试管放入37摄氏度水浴中加热10分钟,滴加碘液,摇匀观察。学生创新方案:除设置3支试管外,设置其它的实验组,探究很多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如第1小组探究汽水和白酒会否影响唾液的消化作用。从而得出:尽量避免边喝汽水酒类边吃饭。(2)相片中这个小组的同学们都很专注地聆听着黄**同学在解释问题。之后小组成员还鼓掌来表示对该同学的赞许。他们正在研究什么问题呢?请出第2组(雨后彩虹小组)进行实验汇报。(3)总结前两组同学的实验失误,播放录像,让同学们找出录像中的同学在实验中忽略了哪些问题。强调对照实验中注意控制好一个变量。第2小组探究唾液的浓度改变对拖唾液消化的影响。从而得出:把米饭和汤混在一起吃不利于健康的生活小提示。学生分析录像短片。(4)以一张“成功的喜悦”的合照请出第3小组(IQ满分组)作实验汇报。第3小组同学利用演示实验说明:唾液消化脂肪类食物。(5)以一张“与众不同的实验材料”的该组实验相片引出第4小组(糖果DIY小组)作实验汇报。利用该小组两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