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屋小班教案.docx
上传人:宜然****找我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水果屋小班教案.docx

水果屋小班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水果屋小班教案水果屋小班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果屋小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水果屋小班教案1活动目标:1、能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了解其颜色、味道等特征。2、喜欢吃水果,不乱扔果皮。活动准备:(4)幼儿有对水果的认识经验。(5)各种各样的水果若干。(6)神秘纸盒一个。(7)画有水果轮廓的作业纸若干。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几种水果的名称及外形特征。谈话导入活动。今天杨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水果宝宝,小朋友们看是谁呀?(1)依次出示苹果、香蕉、桔子、梨,我们向它们问个好吧?‘你好苹果、香蕉、桔子、梨宝宝’!(2)让幼儿数一数有几种水果。(3)认识水果的颜色及形状。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它们是什么形状的?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充分说。2、鼓励幼儿练习剥香蕉、桔子皮等,并品尝多种美味的水果。(1)说说水果的吃法。这些水果怎么吃?香蕉、桔子要剥皮以后才能吃;苹果,梨要洗净或去皮之后才能吃。(2)幼儿自己动手剥香蕉、桔子并品尝多种美味水果。(3)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品尝了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的?苹果:酸酸的、甜甜的.;香蕉:甜甜的;桔子:酸酸的;梨:甜甜的、脆脆的。(4)教育幼儿不乱扔果皮,果核。引导语:我们吃剩的果皮、果核应该怎么办?3、教育幼儿多吃水果身体棒。水果里面有丰富的营养,含有多种维生素,多吃水果不感冒,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强壮。4、游戏:摸水果引导语:老师这里有一个水果盒,里面装着小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呆一会老师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如果你猜出了你所摸的水果,老师就把这个水果送给你。(8)给水果宝宝穿衣服。果园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所有的水果宝宝都没有了颜色。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最愿意帮助别人了,现在我们帮水果宝宝穿上衣服,好不好?请个别有给画好轮廓的水果涂色。水果屋小班教案2一、背景分析: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幼儿对于水果有着很丰富的经验,本次活动《水果屋》中出现的水果都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和看到的,对这些水果有着比较丰富而全面的感知,无论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他们都已经有过比较直观的经验和体验,因此,活动目标是建立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这个教学活动比较符合取材于生活这个教学理念。在活动设计上,老师把孩子们最常见的水果以《水果屋》的形式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比较新鲜的,他们会发现水果不但可以吃,而且还可以装饰屋子,引发了孩子们活动的兴趣。本次活动《水果屋》,教师就是从幼儿的生活入手,水果是幼儿常见的,也是比较熟悉的。教师通过“水果屋”这样一个故事情景,让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及情节,利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效果,给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幼儿爱听、爱看、爱学,轻松愉快的参与到语言活动中去,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热情,增强了语言活动的趣味性,激发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幼儿的想象能力。二、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情节形象鲜活、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幼儿期由于受其年龄特点、阅历、知识累积、理解力等诸方面因素的制约,学习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多媒体特点提供了一个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刺激了幼儿的多种感官,易于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学习的能力,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可供攀援的"脚手架"。开头就以多媒体课件来贯穿整个活动,为幼儿营造了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教育效果。引导幼儿用较好听的形容词进行描述,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三、活动策略及分析:营造情景,以幼儿熟悉的水果和感兴趣的课件《水果屋》中的熊妈妈和熊宝宝没有地方睡觉了,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贯穿始终。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水果盖房子1、水果盖的房子漂亮吗?小朋友你们想盖吗?让幼儿回答:用**来盖**。2、除了这些水果,你们还想用另外的水果来盖房子吗?用什么水果?3、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盖房子。延伸活动:1、我们小朋友已经有了漂亮的水果屋,想不想让其它的小动物也住到里面去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把水果屋抬出去吧!2、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四、活动分析《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明确自己是引导者的身份与任务,把握好“引导”的度。避免“引导”过多,变成“灌输”,压制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不到位,又导致放任自流,失去了教育的有利时机。1、欣赏、接纳孩子,营造安全、宽松的心理环境和良好的师幼互动环境。2、《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