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听课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怎样听课1.doc

怎样听课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怎样听课一、听课的意义听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方式,是教师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职责与任务。所以,听课的意义就显得十分重要:1、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说明这个道理;2、有利于青年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使自己能更快的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3、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当然也存在有的老师对听课的认识不够到位现象,在听课问题还存在如下误区:误区一:三心二意。执教教师在黑板前“大讲”,有的听课教师在底下“小讲”。还有的老师“一心多用”,时而听课“速记”,时而“耕种自留地”——或改作业,或写教案,更有甚者玩手机或中途离开课堂。误区二:只把自己当听众。有的教师做听课笔记时,只记一些大的教学环节,大多时候只当一名“忠实的看客与听众”,而没有更多的思考。误区三:为“功利”而听课。一般学校都会规定教师每学期、每周的听课数量,因为听课数量与量化、评优、晋职等都挂钩。毋庸讳言,平时的听课有的人是被动的,许多老师去听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有甚者不进课堂去听课)。抱着这种功利的心态去听课,听课的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二、有备而听,不盲目听课1、作好听课内容的准备:听课前一是看看相关教参、教材,掌握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熟悉有关内容。二是对上课教师的教学特点了解;三对所听课班级的学生情况要有所了解。这样听起课来就比较心中有数,听课效果就更好(尤其刚工作的、对整个系统教材都还不熟悉的新教师更应该做到这点)。2、扮演好自己听课的角色:听课要听出特点,抓住实质,评出水平,听课者需要准确定位自己的听课角色。(1)“我是学生”的角色听课者必须首先有意识地转变角色,收敛自己的优越心态,放下架子,充当学生,规规矩矩,认认真真地充当学生的角色,使自己处于“学习”的情境中。要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按学生水平去听课,常想一想,如果我是学生那种水平,认识能力能否听得懂,学得会,就是说看别的老师这样讲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2)“我是教者”的角色听课者要设身处地地思考:这堂课自己来上该怎样讲?将讲课者的教法与自己的构思进行比较,从而才能判断出优劣。这样可避免两种态度:一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看不到长处,不理解讲课者的良苦用心;二是无原则地同情、理解,看不到短处。(3)“热心的指导者”的角色听课者如果从指导者的角度来听课,就能做到一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做出分析与判断;二对课堂教学细心观察,敏锐地发现优点,以便评课时及时给予肯定;三准确地发现讲课者的不足,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形成改进和提高的建议。(4)充当“审美者”的角色听课者的最佳角色应该是审美者这个角色。用欣赏的目光去感受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举一动的仪态美、抑扬顿挫的语言美、呵护学生的心灵美;用心领悟他们独具匠心的课堂设计的结构美,更值得我们去欣赏、去学习、去追求的是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学生的尊重、赞赏、合作、共享等更高层次的人性美。要多学习授课教师的长处,多体会其特有的风格、闪光点。三、课堂听课的基本方法听课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成以下五个字,即:听、看、记、想、谈。(1)听一听上课老师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点子上,重点是否突出,结构是否合理。二听课讲得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四听学生的答题,答题中显露出来的才能和暴露出来的问题。具体讲就是听上课老师是怎样复习旧知识?怎样引入新课?是怎样讲授新课?如何启发学生思维?怎样启发学生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置疑、释疑。怎样巩固新课知识的?是怎样总结的?是怎样布置作业的?还要听学生是怎样回答问题的?是怎样提出问题的?是怎样讨论问题的?(2)看一看教师。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是否充满激情,教态是否自然亲切,师板书是否合理,看教师运用教具,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是否熟练,看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看教师对学生出现的偶发问题处理是否巧妙……一句话,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二看学生。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并掌握课本知识并通过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便于课后解决实际问题。一节课的“亮点”,往往不是教师怎样“教”,而是学生怎么“学”。因此,听课时,听教师怎样讲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怎样学,看教师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我们通常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实际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需要教师的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靠教师去落实。一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整堂课包倒讲的的教师不一定是一名好教师。因为他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力,他不明白学习归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