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 名词.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学论 名词.doc

教学论名词.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2、发展:发展具有三个含义,一指身体方面的发展,包括身体健康与各部分的功能,二指智力方面的发展、包括知识智力能力和技能技巧等,三指非认知心理因素的发展,包括情感兴趣态度意志性格等3、教学整体性原则:包括两方面,一指教学所承担的任务具有整体性,二指教学活动本身具有整体性4、启发创造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能力与创造性人格,是教学与发展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规律的反映,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5、乡土教材:以本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和民族状况等材料为内容的教材6、有序性原则:教学工作要结合学科的逻辑结构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的进行,使受教育者能够有效的掌握系统的知识,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7,、师生协同原则: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过程完全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它的实质就是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8、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9、学生的基本观念,即学生观:教师的不同教育观念、不同教育思想、不同教育主张对学生认识态度和方式上的集中体现1、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变量。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中实现的2、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成3、讲述:以叙述或描写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和论证科学概念原理公式定义的方法4、谈话法:又称问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5、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6、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类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和真实性7、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8、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指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9、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强调师生互动性相互作用1、设计教学法: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教学制度,有杜威的学生克伯屈所创。主张由学生自发的决定学习的目的和内容。2、班级授课制:由一定数量年龄文化程度的学生组成教学班,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教学进度、教学时间表,对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3、现场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事件发生的场所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4、复试教学:一位教师在同一节课的时间里向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5、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这是一种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6、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7、总计性评价:首要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并未学生作证明或提供关于某个教学方案是否有效的证据8、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该项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9、教学原则:一种规范性知识,或者说是一种策略性知识。他以一定的教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从整体和局部、过程和阶段结合上规范和指导教学活动,给教学活动的方向内容任务方法评价等方面提供有效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