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及“交替性”分析(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72 大小:3.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及“交替性”分析(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及“交替性”分析(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及“交替性”分析(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及“交替性”分析潘石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它们在客观上都存在一个社会承受力所容许的“可容忍区间”。从理论上抽象分析,通货膨胀的“可容忍区间”与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是两个独立的区间,但不是截然分开、毫无关系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交替、互相转换的关系。无论是控制通货膨胀还是控制通货紧缩,都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可容忍区间”,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的关系。一、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从经济学角度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本身都有一个程度问题,它们本身都内含一种数量关系,即我们通常所说通货膨胀率与通货紧缩率。关于通货膨胀的“数量界限”问题,经济学界对不少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讨,陈东琪同志提出了“可容忍区间”(1998),是很有科学价值的。我认为,通货紧缩也有一个“可容忍度”或“可容忍区间”,在这个限度内,它的积极效应存在并能得以发挥;通货紧缩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越过了“可容忍区间”,其积极效应完全丧失,而其负面效应即危害作用便上升为主导方面。这时,通货紧缩就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了,必须全力消除之。由此可见,研究和掌握通货紧缩的“度”即其“可容忍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首先,它为国家决策层进行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依据。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都是国民经济运行失衡状态的一种表现。只要它是在“可容忍区间”运行,决策层就应采取相关政策,充分利用其积极效应,抑制其负面效应和危害作用的扩展与上升。这样,既可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可维持社会局势的基本稳定。通货紧缩一旦加剧,开始越过“可容忍区间”的警戒线,就向国家决策层亮起了“红灯”,国家决策层便应立即出台调控政策和措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其次,它也对国家决策层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水平及调控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国家决策层对通货紧缩是否发生要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要对通货紧缩的程度(百分比)要有科学准确的计算和衡量;要有对通货紧缩运行及其效应释放状态的有效跟踪与监测系统;要有对通货紧缩治理对策的充分思想准备与物质准备;要有治理通货紧缩政策措施得以充分有效贯彻实施的保障系统等。国家决策层如果不能在上述诸方面保证符合要求,通货紧缩一旦越过“可容忍区间”,达到不可控制的地步,其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界定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首先,必须明确:通货紧缩虽然与通货膨胀是对立、对应的,但二者并非是完全对称的,即具有非对称性。凯恩斯指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显然不相对称:盖若把有效需求紧缩到充分就业所必需的水准以下,则就业量与物价都降低;但若把有效需求膨胀到这个水准以上,则只有物价受到影响;这一点也许令人不解。然而这种不对称,正是事实之反映。”(注: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这就是说,从后果上看,通货膨胀要比通货紧缩好一些。因为通货紧缩会使就业和物价二者都降低,而通货膨胀只会使物价水平上升,不会减少就业,从而可能会增加就业。这样,在确定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时,就不能机械地同通货膨胀的“可容忍区间”相对应或相对称。比如,通货膨胀率或物价水平上涨达7-8%,可视作通货膨胀的“可容忍区间”,但物价下跌至0值以下的-7%至-8%却不能认为是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其次,还应明确:通货膨胀时由于受需求扩张的拉动与物价上涨的刺激,生产往往呈增长趋势;而通货紧缩时由于受需求不足的限制与物价下跌的打击,生产往往呈下降趋势;前者基本不会出现负增长,而后者则基本上是负增长。在生产负增长的条件下确定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不能同在生产正增长条件下确定通货膨胀“可容忍区间”,简单等同或简单相对应。生产负增长,就是明显的经济衰退了,而经济衰退是人们难以“容忍”的,因此,通货紧缩率决不可以太高。第三,我们还必须注意到:中国经济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或转轨的时期,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仍是速度效益型的。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一般达2%就算可以了,如达3%,就相当可观了;若超过3%以上,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就认为“经济过热”了,开始提高银行利率,以防止通货膨胀发生。这是因为美国经济是集约增长方式,是质量效益型经济。而中国经济仍停留在粗放增长方式上,是一种速度效益型经济,没有必要的增长速度,经济效益也几乎没有了。不要说0值以下的负增长,即使是较长时期在2-3%的增长速度上徘徊也是无法“容忍”的,甚至有的同志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率4-5%便进入低潮期了。考虑到上述实际情况,中国的通货紧缩“可容忍区间”切不可定得过大。我认为,物价水平在0-3%之间可视为通货紧缩“可容忍区间”,如